有句话说得好:女性不仅仅是一种性别,女性更是一种处境。上一世纪,波伏娃提出了着名的观点:“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女性的地位和身份并不完全由生物学决定,还包括了由其生活的社会文化因素所塑造。
在小的时候,父母更有可能为女孩添置粉色的衣服。在一个婴儿用品店中,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为自己的女儿挑选衣服。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爱意,手中拿着一件粉色的小裙子。她觉得女孩子就应该穿粉色的衣服,这样才可爱。她没有意识到,这种选择其实是在无形中对女孩进行了性别规训。
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可能会强调 “你是一个女孩”,以此来规训正在成长的少女的行为。在一个家庭聚会上,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正坐在角落里,看着大人们聊天。她的妈妈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你是一个女孩,要文静一点,不要像男孩子那样调皮。” 女孩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和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因为是女孩就要受到这样的限制。
也就是说,波伏娃认为女人的 “他者” 地位总是和她的总体 “处境” 息息相关,是存在主义的。
波伏娃在书中分析了女性被视为 “第二性” 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她发现不同于 “自我” 的另一个世界,那是 “男人的世界”,是 “第一性的世界”,并探讨了男性主导的社会如何将女性置于次等地位。
在生活中,男性将自己定义为唯一的直线,来衡量女性是否属于歪曲状态。在一个会议室里,几个男人正在激烈地讨论着一个项目方案。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果断,仿佛自己的观点就是唯一正确的。而旁边的一个女同事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却被他们打断了。他们认为女人的想法不够理性,不够成熟,只有男人的观点才值得被采纳。
除此之外,在社会中,有许多框定女性的词语进一步缩小了女性的不可逾越的范围。比如 “温柔”“贤惠”“美丽” 等词语,似乎在告诉女性,她们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是一个好女人。在一个相亲节目中,一个男人正在介绍自己对另一半的要求。他说:“我希望我的女朋友温柔贤惠,美丽大方,能够照顾家庭。” 而旁边的女嘉宾们听了,有的露出了无奈的笑容,有的则低下了头。她们觉得自己被这些词语束缚住了,无法展现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