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2024开始记录> 第4章 周昭王与楚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周昭王与楚国(2 / 2)

泛指长江中游江汉之间的

诸多方国和部落,

其中的土着被周人称为

“荆”或者“楚荆”、“荆楚”、“荆蛮”、“楚蛮”,主要是三苗后裔楚蛮部族,

此外还有些是商朝的遗民。

据史籍记载,

周昭王对虎方、

三苗后代楚蛮和扬越

先后进行了三次征伐。

周昭王十六年和十九年,

两次南征都在成周集结军队,

同时命令诸侯率本国部队从王南征。

王室和诸侯国军队出征前,

在南山以狩猎形式演习作战,

而后大军从上侯,

跨汝水和汜水,

经方城、鄂师等达汉水。

周朝大军的先头部队先巡察经行的道路,

建立周王行宫,

再诏告南方曾国、邓国和鄂国等各诸侯国,下达昭王征荆楚的旨意,

同时在汉水中洲积贮军事物资,

这就为大军顺利渡过汉水征荆楚做好了准备工作。

第一次南征行动计划周密,

经由唐(湖北随州西北)、

厉(湖北随州北)、

曾(湖北随州)、

夔(湖北秭归东),

王室直属军队和从征的北方诸侯国军队,

以及南方的曾国、邓国和鄂国等

诸侯国出兵相随 ,

征战才很快收到战果。

一路高歌猛进,

直至江汉地区,

大获财宝,

为此特地铸器铭功。

很快,周昭王组织了

声势更为浩大、军威更为雄壮的

第二次南征。

昭王第二次南征,

这次又打了胜仗,

昭王得到了大量青铜,

班师回程。

据《竹书纪年》记载,

昭王伐楚,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前980年),

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

此次战争与上述《墙盘》记载相同。

周昭王领军渡过汉水,

深入荆楚一带,

渡汉水时还遇见“大兕”(犀牛)。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前977),

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

“天大曀,雉兔皆震,

丧六师于汉”。

周军渡汉水时,

阴风骤起,气候恶劣,

将士惊恐,军队损失严重。

第三次,“昭王末年,

夜清,五色光贯紫微,

其王南巡不返”。

据鲁纪年推算,

此时为周昭王十九年(前977)。

此次南征声势浩大,

“墙盘”铭文记载:

“弘鲁召(昭)王,

广笞荆楚,唯狩南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