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好像还没有。
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有一名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同学还在看向我。
这样的形容似乎不符合物理学,但那位同学是杜莱优——长眠于未来之人,这样形容她恰到好处。
在我看来,杜莱优身上有着凡人不能比的气质,这种气质不由外表而生,依托的是人格的魅力和丰厚的学识,总之,是我缺少的东西。
这种我不曾拥有的东西是那么的耀眼,像天上的星星,永远只能远远地看着而触摸不到。我一生当中只遇到过两人身上散发着光芒,另一位是初中春游时遇到的女孩。
我左右看了一下,确定杜莱优看的真是我后,便下意识地点头道歉。本以为就这样了事,片刻后发现她还是侧转着身子,用那双锐利的眼眸一动不动地看着我。
按理说刚才的举动即便打断了她上课的思绪,我也点头道了歉,不至于这般与我对视吧。她为何如此执着?
反正我露怯了,没有再抬头看向那头。
琢磨起来,我和杜莱优算不上熟络,她是同专业的隔壁班,二班,而我是一班,彼此没有过交心底般的沟通交流,大多数时候形同陌路,自然也谈不上讨厌一说。
我和她交集点最多的地方是在图书馆。对于从小没有读过几本课外书的我来说,大学松裕的时间让我养成常去图书馆看书的习惯。略微社恐的我常坐的位置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碰巧的是,杜莱优常坐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在我的斜对面伸直手能轻易触碰到的地方。
我一向独来独往,不会碍于大家是同学,冒出一起离开的想法。人际关系的处理,或者说人情世故对于我来说太过于束缚,很不习惯。
杜莱优似乎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大多数时候,在我独自离开的途中,她总能凭空出现,并且走着走着就越凑越近,还把话匣子一并带过来。
杜莱优是学生会干部,这些亲昵的举动我不敢僭越,权当是她的人情世故,客套行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不得否认的是,与她结伴而行的那一小撮时光充满快乐,满溢笑声,虽对她仍感陌生,但不熟络的这段关系中我感觉不到一丝的尴尬与不安。
然而,当我认为这种场景和关系会一直保持下去的时候,一场离奇的事件暴风骤雨般地将之中断了。对于那场离奇的事件,我不想用“英年早逝”来惋惜杜莱优,英年早逝是悲伤中带着少许自我感动,而对杜莱优而言,“无理”更为贴切。毫无道理可言,并且能深刻地感受到命运摧残一个人时的歹毒。
今天是27号,事情不久后将会发生,意识到这点,我浑身不自觉地战栗起来。
作为那个事件的唯一目击证人,有几点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事件发生的地点以及时间。毫无疑问,阻止那个事件的发生,我掌握着“预先知道”这个最大的优势。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