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地白草折,白雪如沙漫天飞。横贯在西北方向的“秦岭”山脉,将西凉草原上的寒气阻隔在外。因为山脉的存在,使得南北山麓气候迥异。刚入十月,就已经冰天雪地的西凉草原,和大禹王朝的中原腹地,以及南方,不过刚刚过了秋收时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说起秦岭山脉,是一条古老的山脉。横贯大地,由西南向西北,贯穿三分之一的蒙州。山高林密,野兽丛生,绝壁高耸。想要徒手穿越秦岭山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成为一道天然屏障,护佑中原王朝。
在这条山脉线上,唯一一条能供车马通行的地方,是在一处峡谷。从空中俯瞰,犹如剑砍斧劈,仙人手段。将一座高山,从中劈砍开来,一分为二,留下一条“小径”。只有真正站在此处,才会发现,这条“小径”并不狭小。足可供十马并行,是一条真正的从西凉进入蒙州的通行捷径。穿过此处,就穿过了秦岭山脉。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蒙州平原,也是大禹王朝主要粮食产地之一。再往南同林州接壤,往东是贵州,往北可绕后蒙州,直抵河州。这一路,除了一座座雄关城池,只有一马平川,再无天险可依。
最适合骑兵冲阵。
为了把守住这处天险要地,早在大炎王朝时期,此处就已经修建城池,重兵把守。因深处秦岭山脉,后勤补给并不算顺畅。每年在此处的军费投入,被誉为压死了大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后来大禹建国,分封赢氏驻守蒙州。此处关口,正式更名为拒马城。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西凉人极少打此处主意。因此,后期,此处凭借雄关天险,不再派遣重兵。只有万人队伍,五千人一组,轮流值守半年时间。而一旦出现敌情,后方屯粮青壮,近乎五万人,就是后备力量。
再说说这座可谓是“天险要塞”、“骑兵绝地”的拒马城。
因地理位置特殊,拒马城谈不上雄伟。城高十五米,横跨不过十米。采用“瓮城”样式,外侧城墙摆有四把特殊样式的硕大斩马刀。大刀全长足有四米,刀宽背厚,刀刃打磨的极其锋利。木制刀柄,长约一米五,与刀刃的连接处,用金属转轴固定在距离墙垛一米处。两名士兵操控刀柄,前后而动,可令刀刃沿着墙垛接近一百八十度旋转。周围还有埋伏的盾牌手,刀斧手,负责护卫左右。在里城墙上,是长矛手和弓箭手,远程攻击。
除去特殊的城墙上的防御布局,拒马城的城池构造,也十分特别。纵深只有二十里,占据“一线天”三分之一。城池里面,没有歌楼酒肆,甚至都没有普通居民住户。有的是一排排房屋,都是兵房,多为三层砖石建筑。鳞次栉比,排列有序,好似海面波浪一般。与其说是城池,倒不如说是军镇更恰当。
拒马城内,共计三十三排兵房,最多可同时容纳两万人居住。每一排兵房,都恰好横贯“一线天”,左右没有留下可通行的位置。想要穿过,唯有正中间位置的“正门”。每一排兵房上面,都有弓箭手埋伏的位置。如此布局,好似三十三道城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