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发现,哲学经典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往何方?”,围绕的全部是自我这一个体,一切都是对个体内心的拷问,而不是关注“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将去往何方?”,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是“我”,“你”的认知与选择只属于“你”,怎么也不可能属于“我”。
正因如此,比起恋爱这种不得不去理解他人的行为,李云东宁可通过小说创作去理解自己。
“按照学长你的意思,岂止是一个爱情,亲情和友情之类的感情也都是虚假的概念了,没有人能够互相理解,那整个人类社会岂不是都严重割裂开来了?”秋漪总觉得李云东的思维方式太过极端。
“但人类社会有真正意义上交融起来过吗?”李云东的眼神很是意味深长,他缓缓地说道:“我们总说国家机器国家机器,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台机器,把每个人比喻成不同类型的齿轮,通过各司其职来达到让国家机器流畅运转的效果,但这种比喻,完全忽视了个体的感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你上街随便找个人问问,‘您现在的工作是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