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周楚提拔上来的官员,无论是严嵩还是张璁,两人一个在江南,一个在南直隶,干的一个比一个漂亮。
虽说严嵩贪了点,在江南省也有不少官员攀附,但这都是严嵩的问题,上升不到周楚身上。
要说周楚残害忠良,不说在江南如何,单单京城查办的这些官员,一桩桩一件件,每个人都是证据充足,残害忠良说不上。
真正的残害忠良,是像前朝刘瑾那般,手下的那些干儿子一个个不干人事,对谁下手,完全看谁得罪了他们,并非完全出自皇帝的利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林子一旦大了,什么鸟都有,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刘瑾这种人到了那个地位之后,很享受那种状态,也不太想避免。
实际上六科官员如今弹劾最多的,恰恰是内阁首辅杨一清,杨一清作为内阁首辅,本就看不惯这些六科的疯狗,要说杨廷和和六科官员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一些。
但杨一清不同,杨一清一向看不上六科的这些官员,于是经过毛纪和夏言等人的稍加引导,这些六科的官员纷纷向杨一清蜂拥而上。
杨一清宦海浮沉几十年,从来都算不上清廉,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一屁股烂账,想要弹劾杨一清,六科的这些官员能切入的点就太多了,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证据,只需要得到一点风声就可以。
一般而言,六科官员很少这么集中的弹劾内阁首辅,毕竟内阁首辅在朝中算是权势最高的一位官员了,但原本攀附杨一清的那些官员经过周楚和陈万言轮流折腾了一番之中,已经所剩无几了。
如今的杨一清,虽然算不上孤臣,但在朝中的权势和以往的那些内阁首辅相比,要弱很多。
如果是以往,六科官员虽然强硬,但要他们弹劾一个权势滔天的内阁首辅,他们还是有些发怵的,一般被他们弹劾最多的都是内阁其他成员。
但如今形势不同,内阁之中,杨一清虽然是内阁首辅,但有无数官员攀附的却是毛纪。
毛纪的权势隐隐要超过了杨一清。
同样的情况下,弹劾杨一清这个权势没那么大的内阁首辅,六科的官员既能落得正直的名声,又不会得罪毛纪这个实权派,何乐而不为?
六科的官员并非不会权衡利弊,实际是他们这些人是最会权衡利弊的,该弹劾谁,该以什么样的理由弹劾,都是大有讲究的。
倘若六科的官员从来都不是公正无私,他们只是做他们这个位置该做的事,该说的话罢了,在职责的限制之内,他们每个人都会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