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听到这话,虽然不清楚周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也清楚眼前的这位少年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想想也是,自从周楚成为锦衣卫指挥使开始,做的哪一件事不是滴水不漏?
“朕让人去江南查了杨盛斋,确有此事,朕已经着苏州府的锦衣卫将杨盛斋抓了起来。”
朝堂之上,嘉靖满脸气愤地看着杨一清。
“石淙,此事你难道不应该好好跟朕解释解释吗?”
杨一清听到这话,张了张嘴,最终似乎不知道该说什么,选择了沉默。
朝堂之上,那些投靠杨廉和毛纪的官员此时一个个都兴奋无比,他们似乎看到了内阁首辅被扳倒,而后毛纪登临内阁首辅之位,他们一个个被提拔。
最重要的是,江南集团已经名存实亡了,一旦此事成了,他们将会成为大明最大的一个文官集团,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获得的可不仅仅是权力,还有其他的无数好处。
“陛下,臣以为首辅杨大人尸位素餐,自从成为首辅之后,于朝廷,于大明而言无甚作为,而且还纵容孙子行下此等恶事,还请陛下明察。”
杨廉义正言辞道。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杨廉是大忠臣,为了大明不惜以下克上,不惜弹劾内阁首辅杨一清。
杨廉仿佛领头羊一般,一呼百应,紧接着无数官员纷纷响应,开始弹劾杨一清。
“石淙,你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嘉靖并没有直接宣布如何处置内阁首辅杨一清,只是满脸的失望,随后似乎有些意兴阑珊,挥手宣布退朝,并宣布罢朝一个月。
此时毛纪这方面的官员一个个异常亢奋,在他们看来,毛大人已经胜券在握了,皇帝罢朝一个月,多半是为了调查内阁首辅杨一清,给他来个最后的清算。
恐怕半个月之后,这位年近古稀的内阁首辅就要以一种不体面的方式告老还乡了。
退朝之后,杨一清闭门谢客,干脆连内阁都不去了,似乎已经认命了。
看到这种情况,原本还有些疑虑的毛纪也上了头,利用杨一清闭门不出的这些天,开始疯狂的往六部之中安插自己的人,杨慎告病两天之后回到内阁,对于毛纪的举动大为震怒,怒斥毛纪胡作非为,不过内阁已经完全被毛纪和谢迁把控,哪怕是拟票,杨慎也不是两人的对手。
拟票结束之后,官员的任命名单被送到嘉靖面前,嘉靖似乎对内阁首辅杨一清失望至极,对毛纪送上来的名单虽然不是全部批了,却也批了大半。
一时之间,毛纪这边官员的气焰愈发强盛,言行举止也变得有些肆无忌惮起来。
眼看着八月份的科举将近,大明各地的仕子已经开始进京,徐阶这一批仕子聚集在了京城之中,准备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