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
纵横家这一派,这时候有没有发展出像共济会那样的组织。
但很多迹象表明,伴随着大隋各阶层矛盾的加深,他们又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再次迎接属于他们的乱世盛宴!
于是,许许多多的弟子、从人,被派到大隋各地、安插进政府无数个部门。
明的,如长孙晟、裴矩、杨素、宇文述、李密等人及其后代。
暗的,则是遍布山东士族和南方新兴贵族的豪门子弟和民间寒族达人。
以上的大部分人,并不一定明确是有背后的纵横家派——五大古老家族的势力操纵,但是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人、事、言论,在悄悄地影响着他们。
流,氓,盗,匪,寇,贼,奸,寒,庶,吏!
一个不漏,化入无形!
纵横家派,是要如何搞乱大隋的呢?
文皇帝、广皇帝,都是雄才大略、个性十足的时代猛人!
但是,纵使是一名皇帝,特别是刚刚才纷乱的魏晋南北朝进化过来的皇帝,也并不是想做什么事就能做什么事!
虽然,在朝廷事务决策的表面上看,是这样。
但实际上呢?
皇帝他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一个肉体凡胎的人!
一个人,即使再如何惊才绝艳、触类旁通、坚硬如铁,但他毕竟是人。
作为一个人,总是有思想、智慧、情感、精力的边界!
那边界的文皇帝、广皇帝,其所作所为,就一定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原创和发端的?
不可能吗?
可能吗?!
沿着这样一条思路去推问,大隋两位皇帝的所有作为,哪些作为根本不可能属于皇帝大脑中原本生发的东西?
那这些惊世骇俗的东西,到底是谁先炮制出来的?
那又是谁,在有意的大力推动、大力撺掇、大力执行?
他们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文皇帝晚年的昏聩、广皇帝急切的步伐,难道和这些人——实际上操纵国家大局的人,没丝毫的关系?
大隋五贵中,为什么都是佞臣、顺臣、名臣、干臣?
可,诤臣呢?
为什么好多大臣在隋朝是佞臣,到了唐朝就成了有名的诤臣了?
难道,仅仅是皇帝不喜纳谏、骄傲自赏、喜欢砍头?
那些前后世所谓的明君,难道真是从谏如流、不喜欢砍头?
这,不让人很倍感奇怪吗?
难道,仅仅用一句“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的话,就可以敷衍搪塞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