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安排,依例先是杨子灿、鱼俱罗等主将上书提了议。
与此同时,广皇帝征询王仁恭、李渊等北地诸郡太守、重臣的意见。
等他们的意见,全部归到政事堂,朝中重臣便就此进行了北军去留的反复商议。
议决情况整理成奏疏,呈广皇帝预览拍板。
这个时间有点长。
因为就是否继续进击突厥境内,政事堂、各部都有着不同意见。
因此,直到战事结束快近两个月的时候,关于白道城北路大军的去留诏书,终于从洛阳城发出。
白道城,正式设立常屯营,留三万骁果军常驻。
选三万五千男女俘虏,就地安置屯居。
原突厥人携带而缴获的牛三万头、羊十五万头,交于大营转做军资,进行畜牧繁殖。
自有、俘获的战马中,分公马、母马、儿马共计七万匹,交付于白道城大营驻军,军用,繁殖。
骁果卫右骁卫府折冲左郎将王辨、果毅右郎将阿古达哥,为正副大营总管,制兵事及屯垦诸事,行军营内便宜之权。
长史杜如晦,兼任营司马,协理军务;法曹参军郭昶等,俱都留守。
其余人等,由大将军杨子灿率领,于收到令旨五日内,开拔班师。
至于战功奖赏之事,那要等到骁果卫回到京师大营后,核契功撰,再行颁布。
朝廷的圣旨一颁布,白道城大营在大雪之中,又开始一阵忙乱。
分兵留驻,清割物资、武器、牲口、俘虏,装车……
组队、计划行程……
十一月二十一日上午,天色初霁。
朝阳出,班师大军开拔。
昨夜,阿古达哥、杜如晦、郭昶等,被大将军单独召唤一处,面授机宜至深夜方散。
驻营将官,送大将军杨子灿等三十里,一一惜别。
班师大军分前、中、后军,踏着厚厚的积雪,缓缓而行。
过大利城的时候,新任定襄郡郡守,即原弘农郡太守蔡王杨智积早在城门外设帐等候。
蔡王杨智积,可算是老杨家的宗室老人,也是少有的智者。
弘农郡城攻防战,杨智积力挫杨玄感之弟杨积善,功勋卓着。
此战,为后面赶来的剿匪大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潼关沿线的守军,极大地减轻了压力。
此一战,也让广皇帝重新认识了这位久坐冷板凳的低调皇叔,心里便给他加了分。
定襄郡失而复得,急需一位可靠而老成的大臣,安心守护,确保边郡安全。
皇帝找来找去,就把蔡王杨智积给派来了!
在这大隋疆域版图的极北郡州,真说不上是个好来处!
但定襄郡的重要战略地位,却无疑是上等郡中之重郡,比起原来弘农郡守的政治价值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了!
好在现在的东突厥,算是已经被杨子灿一战干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