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新西兰在执委会的战略定位中就是一个农业区和宝岛是一样的,这里的气候极其适合发展农牧业,是后世着名的农业国。
澳宋早就对这个距离不远的农业天堂感兴趣了,但是一直按着没开发,一直等到澳宋本土的新生一代成长起来才开发,而不是直接从大陆移民。
用这些移民二代的好处非常多,多到足够让一向争分夺秒的执委会都能放慢脚步等他们。
首先,这些移民二代都是在澳宋长起来的,他们对于澳宋的归属感是毋庸置疑的,用这些人上新西兰执委会放心。
这涉及到了澳宋的百年大计,澳宋要占领大量土地,光靠军事占领肯定是无法长久的,只有本国人口去进行方面面的占领才可以真正吃下这块土地。
而这些二代就是最好的人口,他们年轻有朝气,有一定文化,又足够忠诚,自然成了执委会垦殖开拓的首选。
其次,执委会还要分散本土的人口压力,可能有人有疑惑本土不缺人口吗?怎么又有人口压力了?
当然不是分散现在的人口压力,而是以后的人口压力。
澳宋本土医疗水平高,不缺乏养活人的土地,又没有人头税,官方还有鼓励生育的政策,移民来澳宋的又多是大明人,他们长期处于农业社会,有多子多福的观念。
所以现在澳宋移民繁殖力跟兔子一样,一对老夫妻家里有4-5个存活的孩子嫌少,有10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也不嫌多。
工业时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这么可怕,反正最基础的教育国家解决,家庭农场也不缺地种和饭吃,孩子生出来家里就多一个劳动力,怎么算都不亏。
现在澳宋本土只有一千多万,那么再过一代人或者再过几代人,人口会增长到几千万甚至上亿,执委会自然要未雨绸缪。
澳宋本土其实有这么多耕地养活这么多人,但是一个家庭耕种上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地是活,像大陆一样人均几亩地也是活。
但是你觉得哪里的农民生活会更好?哪个方式对农业对国家更好。
执委会对于澳宋农业定位就是大农场或者家庭农场,不搞小农经济,那样既浪费人力资源,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集约化。
所以在工业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民众不想生孩子前,执委会都会想办法把部分成熟的新生人口送到不缺土地海外去开拓,以维持澳宋本土大农业不变成严重内卷的小农业。
这样既缓解了未来的人口压力,还能把新生人口送出去占住了地盘,简直就是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