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以这些年李永对韩琦的了解来看,李家家主也知道,韩琦的才华或许不算惊艳,但是未必不能成大事。
李家家主了解到的,正是以前的“韩琦”,饶是如此他都愿意交好,更何况韩琦让李永带话的时候,给出的进货价,哪怕是他听了也十分意动。
就算李永有什么误会,大不了就没谈成呗,没什么大不了的。
“韩某今天来,可是带着诚意来的。”
韩琦笑了笑,示意李二狗将两匹粗布拿上来,“李家主不妨看看这布匹的质量如何,若是不能入眼的话,韩某绝不强求。”
李家家主闻言,转头看了看李友,李友便插话道:“韩公子不介意让我看看吧?”
韩琦当然不会拒绝,“韩某初涉这布匹生意,还要请李掌柜多多指教呢!”
这门生意能不能成,很大程度还要看李友的态度,相比李家家主,这个李友才是内行人。
“这是种粗布。”
李友一开口却说了看似废话,却先给东西定了性。
然后李友从一个布匹上减下来一尺布,一顿撕、拉、扯、揉,还撸起袖子贴在胳膊上细细感受,眼中的惊讶之色越来越浓。拉扯过这一匹后,李友突然奇想,又打开另一匹看了看,这质量居然非常稳定。
“这真是韩公子做出来的粗布?”
“怎么了?”李家家主好奇地问道。
李友毫不保留地赞美道:“家主,这粗布的质量可非常好啊,与我们李家的郎溪粗布也不相上下。比起那些我们从其他地方收来的粗布相比,质量更是远远胜过。”
李家布庄生意不小,遍及各种布料,既有自己的织布工坊,也从各村各地购买布料。
李家织布工坊设在郎溪村,从这里出来的布匹大多以郎溪命名,粗布就是郎溪粗布。不光在通县,郎溪粗布哪怕在整个交州也很受人的认可。
在这个时代,粗布这种便宜的布料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不过郎溪织布坊的产量还跟不上李家的需求,所有李家会从一些零散的织布坊或者个人那里购买粗布,经过李家的校验合格,也会在李家布庄售卖。
“近来粗布的产需缺口有所扩大,我正伤脑筋从哪里去寻找货源呢!”
李友很明确地向李家家主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韩琦完全可以成为李家的一个供货商。
“好,韩公子,那我也不废话,既然质量过关,那么咱们来谈一谈价格。”李家家主眼中精光一闪,“之前李永说韩公子可以将供货价格给到一千两百文,可是李永他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