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那场特殊而又严峻的考验之后,新军的队伍迎来了一次重大的筛选。最终,只留下了 6478 人,他们将继续肩负起抗击倭寇的重任,踏上充满挑战的征程。
而其余未能入选的人,则被安排在锡山城北边的老营就地解散。这是一个略带伤感的场景,老营中弥漫着复杂的情绪。当每人领到五两银子作为这三四个月的俸禄时,各种反应在人群中呈现出来。
一些人自觉羞愧难当。他们回想起自己在面对 “敌人” 袭击时的胆怯和表现不佳,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他们默默地拿起银子,低下头,匆匆地离开了老营。他们的脚步沉重,身影落寞,仿佛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失落感。他们知道,自己错过了这次机会,但也明白,在战场上,勇气和实力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或许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够再次证明自己的价值。
还有一些人则表现出恋恋不舍的神情。他们在这几个月的集训生活中,已经对军营生活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对成为一名抗倭战士充满了向往。他们望着熟悉的军营,眼中流露出不舍的光芒。这些人中,有的是因为在训练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但在实战考验中却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有的则是因为与战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舍不得离开这个充满热血和梦想的集体。他们站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去,心中充满了对军营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甚至还有一些人声泪俱下,他们恳切地恳求着,希望能再给一次机会。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渴望和坚定,他们深知自己在那次考验中的失误,但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改正,有决心在未来的战斗中证明自己。他们的声音带着颤抖,泪水在脸上流淌,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着自己对成为新军一员的执着追求。他们不愿意就这样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不愿意离开这个为了保卫家园而奋斗的舞台。
在这一片复杂的氛围中,王远山在其中仔细观察,挑选出了一些表现尚好且武功不错的二百多人。他看到了这些人身上的潜力和闪光点,认为他们经过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仍然可以为抗击倭寇事业做出贡献。于是,他决定将这二百多人一同带往海州,给予他们一个继续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些被选中的人,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们感激王远山的赏识,也暗暗发誓,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负这份信任和期望。
随着人群的逐渐散去,锡山城北边的老营又恢和城西北靠山那处闲置军营都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