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心筹划下,一切事务都基本安排妥当了。王远山和赵胜一同前往查看赵胜因封赏而获得的土地。朝廷宣称是良田,可实际上,现实却让人大失所望。真正能够种植稻谷的良田少得可怜,大部分都是位于山地旁边的荒地,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几乎看不到什么生机。
然而,王远山对此却并不怎么介意,他的目光放得更为长远。只见他略作思索,便让赵胜去找江远,请求将附近的几座荒山也一并划给赵胜。江远这边呢,看到赵胜前来,又听到他埋怨所谓的 “良田” 实则不佳,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愧疚之意。毕竟,海州的良田数量原本就不多,这为数不多的良田可是海州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啊。若是把这些田地分给赵胜,那海州的财政收入必然会大幅减少,而且那些依靠这些田地为生的佃户们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他们的生活可能会陷入困境。但当听到赵胜只是要求附近的一些荒山时,江远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答应了下来。
赵胜顺利拿到荒山后,心思一转,立刻和江远谈起了租赁海州战船的事情。江远一听,顿时陷入了犹豫之中。毕竟战船可不是小事,关乎海州的海防安全。这时,赵胜不慌不忙地按照王远山之前所说的,向江远分析道:“咱们可以打着剿灭和追击海上残余倭寇的名义来租赁战船啊。这样做,一方面,朝廷会因为这个正当的理由而拨付相应的款项;另一方面,王远山这边也会支付租赁船只的费用。您看看,如今海州城的府库已经空虚,战后的建设处处都需要钱,资金紧张得都快捉襟见肘了。这租赁战船之事,对咱们来说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何乐而不为呢?” 江远听了这一番分析,心中权衡一番后,觉得确实很有道理,当即被说动,毫不犹豫地拍板定下了战船租赁之事。
在这一系列事情都顺利推进之后,没过多久,朝廷安置新军的一笔款项也拨付到了海州。于是,新军裁撤的工作便正式开始了。当裁撤的消息和补偿方案宣布后,很大一部分新军将士们选择拿了银钱返回原籍。离别之时,那场面真是令人动容。战友们相互拥抱,眼中满是不舍的泪水,回想起一起经历的残酷战斗、生死与共的时刻,大家都哽咽着,互道珍重,那依依惜别的情感仿佛让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而选择留下来的人也有两千多人,江远将他们仍旧安排在军营中暂时居住。另一边,王远山则是倾尽所有,把所有的银两和金子都拿了出来,开始着手安排人手开荒种地。只见人们在荒地上忙碌着,有的挥舞着锄头开垦坚硬的土地,有的搬运着石块清理地面,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同时,还有一些人在搭建房屋,木材的碰撞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而另一部分人则开始熟悉船只,他们在战船上来回穿梭,检查船只的各个部件,准备各种出海所需的物品,整个场面紧张而忙碌。
王远山他们经过一番精心筹备,终于选定了一个良辰吉日。对于这些繁文缛节,王远山向来是不太懂的,全是赵胜一手操办。赵胜也不懂这些,便和江远请求,把管家江叔借给了自己。江叔本就是一个精细的管家,将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从祭祀仪式到大概行程规划,无不考虑周全。
这一日,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仿佛是上天也在为他们的远行祝福。江远亲自前来送行,他身着华丽的官服,神色庄重而又带着几分期许。在众人的注视下,江远将一份公文郑重地交到王远山手中。
这份公文的意义非凡,大意是传达龙元国与各国友好交往、建立宗藩关系的殷切意愿。其内容详尽而富有建设性,对于那些有心与龙元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国家,龙元国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欢迎他们前来共商大计。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友好条约,来确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重要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不仅是对和平与繁荣的追求,更是龙元国展现大国风范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