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记仇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习惯。
翻开中国历史,就好像是在看老祖宗记仇的小本本。
中国历史上对胜利大多数可以说是一笔带过。
秦朝一统天下,只不过是“六王毕、四海一”,“书同文,车同轨”。
霍去病带着800人深入漠北,干翻匈奴高层,总结起来也只是“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唐朝李世民扫荡整个东亚,大小国家灭了几十多个,也不过称呼太宗陛下天策上将,草原部落的天可汗。
反之对于失败,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线、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军事背景还有影响、教训、启示,这些都要记载下来
历史会记载的如此仔仔细细,哪位将军带领多少人,敌方多少人,在哪里打,怎么打的,我方被杀了多少人,被俘虏了多少人,被抢了多少,输了之后老百姓有多惨,一一记录的清清楚楚。
与其说是在书写历史倒不如说是在记账。
这样的历史乍一看好像是中国古代老是在打败仗,从没赢过一样。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子孙后代:要记仇要复仇!要洗刷耻辱,才能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
中国的版图怎么变大的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谁曾经抢了我们的地盘,一定要记住,一定要抢回来。】
古人一阵沉默,想想读过的史书,后世人的总结也是很有道理的。
不少人也趁机反思了一下子就。
以往有谁得罪自己,自己深深记在心里,偶尔还会有一种自己小气爱记仇的错觉,天幕这么一说,那这么一丝不安也消失了。
不只自己这样,祖先后代都是如此,自己不算另类的,安心啦!
史官下笔的动作一顿,以往记载的时候还真没觉得怎么着,这下还真觉察出点什么了。
(西域三十六国,就楼兰有名有姓,众人皆知。
因为楼兰截杀汉使被记到现在,楼兰都灭国几百年了,古代诗人写边塞诗还要把楼兰拉出来再灭一遍,“不破楼兰终不还”。
当然被记这么久不是因为他杀汉使,而是因为杀了汉使,我们还没来得及报仇,他就灭亡了,我们心里那个恨啊。)
唐朝,王昌龄看着天幕上的那句“不破楼兰终不还”笑了笑,自我调侃道:“自己算是边塞诗人吧。”
汉朝汉昭帝刘弗陵对于汉使被杀这事,想想对于这些西域小国也是有些生气的,再想想大汉还没出手楼兰就没了,怎么想想还是有一点点憋屈的,都没来得及出气呢。
(怪不得每次吵完架睡觉的时候还要反思一下自己,下次遇到这种应该怎么吵,这都是血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