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关于战争和朝廷。
为了赢得战争,李安必须做好准备。
数天后,萧毅安排好一切后离开了安陵。
而李安还在为战争做准备,并且把自己生产的物资开始往西北大营运输。
过了一个月,萧毅安排的人手陆续回到安陵。
他们通过这个渠道把那一批琉璃全都卖了出去,换成了真金白银。
就连铜钱都换了回来,不管是现银还有不少的银票。
这些银票他们又开始在江南地区开始承兑。
然后全部把现银拉回了安陵。
这么多的钱,萧毅早就安排李安去接收。
为了安全,这些银子也都堆积在铁牢山的后山山洞内。
这铁牢山在虎头村内,没有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
西北的雪刚化开,紧急军情就传到了京城。
西凉六万大军,北齐十八万大军,草原十八部十三万大军都在向西北进发。
“陛下,北齐这次进攻路线葫芦山和飞虎岭,两线进发,我们怎么阻挡,派谁前去阻挡。”
“陛下,现在西凉那边安陵候抽不开身,我觉得北齐这边需要一位皇子坐镇,然后用山字营阻挡。”
“陛下,我觉得可以让十三爷前去,上次在西北,十三爷协助安陵候大败西凉军,十三爷是个帅才。”
这天早朝上,无数大臣上前进言,让皇帝十分头疼。
但当提到十三子李安,皇帝像是找到了破局的关键。
“也不知道十三会不会领命啊。”
“陛下,以老臣看来,十三爷还是心系天下百姓,让他回京可能有些难,但让他上战场肯定不会推辞。”
“臣附议...”
在黄辅老将军的建议下,大臣们纷纷附议。
“那行,黄老将军,你先带领山子营前往葫芦口和飞虎岭阻击敌人。”
“我这就给十三下旨。”
黄老将军是大周的老将,擅长防守战。
在李安前往前线之时,派黄老将军是最合适的人选。
“老臣领命!”
黄老将军欣然接受命令。
其实现在的李安已经在去西北的路上。
他的第一站是西北,上次和西凉还有草原十八部的交过手。
李安去是看对方会用什么花样。
当朝廷的传旨官经过驿站之时,得知十三爷前往了西北。
传令官也是立马改变行程,追赶李安而去。
李安刚进西北地界,传旨官追上。
“十三爷,您是立马前往还是?”
传旨官交给李安圣旨后,在驿站与十三爷交谈起来。
“我先去西北看看,再奉旨前去,还望麻烦回禀父皇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