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开始苏辰和杨雪需要耐心等待,但他随即走到队伍前方,用一笔可观的小费交换了前面等待顾客的位置。
这些原本早早来排队的客人只是习惯了这里的规则,看到苏辰如此慷慨立即答应了他。
幸好苏辰事先准备了港币——在这里使用不同的货币。
再加上一口流利的港式中文,使本地人对他的身份毫无疑虑。
目睹这一幕,杨雪双眼发光,满怀敬佩地看着苏辰,“你的广东话怎么也说得好。”
“可能我的语言学习能力就是不错吧。”苏辰笑着回答。
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和从容不迫的态度,苏辰没有透露出一丝初来乍到的陌生感。
服务员的表现并未如外界所言对内地顾客刁难甚至恶意提价,相反待客极其恭谨。从苏辰与杨雪那股不俗的气质判断,他们显然属于上位者,故而这餐饭下来,两人备感愉快。尤其是杨雪,她觉得这里的小食独具一格,与广州吃到的全然不同。用餐后,二人还闲步街市,助消化之需。
这时,在旅馆内小憩的张先生也随之出门游走。苏辰盘算时间恰合适宜,瞥了一眼腕表,见已错过餐饮时段,便决定是进行签约的好时候了。
于是,他返回宾馆召集精神抖擞的张先生及律师小组,众人一同赴华先生处完成签约仪式——而这趟访港的主要目的正是为此而来。经过一番修整,张先生等人都处于较佳状态,随苏辰其后动身,由其引领前往华氏位于港地的私人府邸。
得益于此前已有提及此次会面的预约,所以张先生一旦通报身份,住宅区的安保便迅速予以放行。当时,华先生与发先生正在寓所内探讨有关“红日钢”企业的事务,殊不知正谈之核心人物已然在赶来的路上。二者对于这份合作意向抱持审慎态度:
尽管合约条款极为诱人,并且大陆地区的市场潜力不容忽视,但由于他们此前专注于演艺圈的发展,对于此类商务交易未有过深度涉足,因此内心存疑:是否能够适应新的挑战?又能否在商界立足而不被淘汰?
鉴于此,两位艺人均慎重考量该合作机会。私下里关系密切的华、发二人自打得知此事便紧密磋商,“红日钢铁”的项目成为近来除了工作和影视活动外的主要议题。但直至此刻,依旧未能形成统一见解,关键症结在于——缺乏对合作对象苏辰个人情况的了解。就在这一时刻,外室警报响起,二人才意识到这位重要的商业伙伴已抵达门前。他们急忙上前迎接。
随着苏辰及其团队包括杨雪迈入宅邸,华生瞬间感到振奋,不由自主地道:“莫非这就是未来的老板?单凭颜值他就胜过诸多演员了啊。”此话惹得发先生爽朗大笑:“瞧这位老总的气度,若非商界人士而是投身娱乐圈也绰绰有余。”
对此苏辰微微一笑回应:“表演方面还是你俩更为在行,我自己仅限于做一个生意人罢了。”尽管外貌条件优越——当天苏辰一行人在 ** 街头便引来不少制片人投来名片,邀其试镜出演角色,但他对此并不在意,相比表演事业而言,他更偏好经商之道;再者,成为公众人物可能束缚自我,并不符合他的意愿。
听完苏辰的话,华先生和发先生皆松了口气,感到眼前的这位企业家比预想中的亲切得多。紧接着,流程变得更加顺畅:苏辰请法律顾问呈上合同文本供审核无异议后,两人迅即签署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