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眼睛一亮:“隰朋此计甚好,可派何人前去?”
鲍叔牙却上前反驳:“主公,隰朋此计过于温和。臣主张以兵威震慑,彼等既敢挑衅,我齐国雄师何惧?当挥师直捣,令其知晓齐国之怒。”
齐桓公面露犹豫:“鲍叔牙,此举恐陷齐国于不义,且战事一开,损耗颇大。”
管仲点头赞同齐桓公:“主公圣明,鲍叔牙之策虽能显齐国之威,然当下并非最佳。先礼后兵,若遣使无用,再做征伐打算,方为稳妥。”
鲍叔牙仍不甘心:“主公,若一味示弱,他国必以为齐国可欺。”
管仲耐心解释:“鲍叔牙兄,非是示弱。如今齐国虽强,然征战多年,亦需休养生息。且天下诸侯,多有观望,我等以理服人,更能彰显霸主风范。”
齐桓公拍板道:“就依管仲之言,先遣使者,若事不成,再议出兵。”
而在民间,也有不少对齐桓公不满的声音。一些百姓觉得齐桓公打仗太多,导致赋税过重,年轻人都被征去打仗,家里的田地都没人耕种了。有一天,齐桓公微服出巡,听到几个百姓在路边议论。
一个老者说:“这齐桓公,天天打仗,我家那小子都被拉走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另一个年轻人接话道:“是啊,赋税还那么高,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齐桓公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回到宫中,对管仲说:“本侯本以为称霸是为了百姓好,可百姓却如此抱怨,是不是本侯真的做错了?”
管仲安慰道:“主公,打仗和赋税之事,也是为了齐国的长远发展和天下的稳定。不过,咱们也可以适当调整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也能享受到齐国霸业的成果。”
齐桓公在这称霸后的日子里,就像在走钢丝,一边是各种趣事带来的短暂欢乐,一边是烦恼带来的重重压力。他开始思考,这霸主之路到底该如何走下去,才能既保住齐国的霸业,又能让天下百姓和自己都满意呢? 这日子啊,还长着呢,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啼笑皆非或者焦头烂额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