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周勇和袁得胜即将由老白石岩开拔之时,骑兵左营的斥候来报,两河口营堡之上又竖起了一杆‘李’字大旗,是杨国成麾下最擅攻的李将军到了!
且李将军还率领近千骑兵赶至了两河口营堡!而广西兵的辅兵和永明县的百姓则从永明河之上运输物资而来。
无论柳大钧、周勇还是袁得胜,唐、柳联军的将领们心中皆布满了阴霾。
在经过梅花镇之役与白马渡之役以后,他们麾下还有近两千的精骑和近三千的精锐步卒,且还在梅花镇和白马渡镇招降了近千申家军与白家军的将士,以及两千余辅兵在道州城的周围修筑工事。
而两河口营堡的李、陶两个官兵将领麾下只有一千骑兵和五百步兵,论兵力自然是唐、柳联军占优。
不过当时唐、柳联军正在对道州四面围城,又能抽调多少步骑去反攻两河口营堡?一旦抽调兵力过多而被道州城内的申将军和白大龙等人察觉,一旦申家军冒死出城反扑,唐、柳联军岂非腹背受敌?
故此,柳大钧与袁得胜等人迅速做出调整,由周勇率部守住老白石岩一线警惕两河口的广西兵,联军主力则尽快攻下道州城!
从三月初四至三月初九,唐、柳联军足足强攻了道州城五日!城内已断粮,可那申将军、申天佑、申不凡和白大龙是铁了心要死守到底,居然还不肯降。
但柳大钧等人皆很清楚申家军已是强弩之末,兴许再强攻一两日便能拿下道州城,且当时袁得胜的骑兵左营之斥候、周勇的步兵斥候皆未发现有广西兵增援两河口营堡。
谁曾想到了三月初十的上午,正当唐、柳联军再次发起攻城战之时,驻守在南边十里之外老白石岩一线的周勇派兵来报,两河口营堡的李将军与陶将军率两千精锐步卒与一千骑兵攻打老白石岩,周勇不敌,率残部且战且退至道州城以南不足七里处。
柳大钧等人皆大惊失色,之前两河口营堡的官兵只有一千骑兵和五百步卒,怎会突然多出了一千五百步卒?
于是柳大钧再次做出调整,袁得胜的骑兵左营与陶统领的骑兵右营集结去支援周勇,并分出五艘战船逆潇水南去协助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