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几位将军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疑虑,但很快便被对姜维的信任所取代。丞相微微点头,率先迈步走向那 500骑兵原本所处之地,赵云、魏延、阳群等人见状,也相随其后。
张苞虽有些不明所以,可也跟着众人一同站定,他麾下那 500精锐铁骑此刻依然保持着原本进攻的姿态,见自家主将和诸位将军到来,连忙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杆,又在张苞的张罗下让开一块位置。
姜维见众人站定,便迅速归队,对着 300枪骑兵叮嘱要保持原本操练的模样演练,并要在距离对面一百步的位置减速绕行,得到回应后,他也接过一杆木枪,就这么站到队伍的第一排。
300枪骑兵就这么列成五列,摆开阵势开始前进,一开始在四百步位置的时候他们开始提速,等到200步的时候速度便达到最大,所有人也在号令下放平了长枪。尽管只有300人,但是整齐的行进之下,马蹄声如雷轰鸣,大地都为之震颤,排成一整列的骑兵就这么夹着长枪向前冲锋。
尽管知道对方会停下来,不过魏延还是感觉到手心冒汗,对面的冲锋人数明明并不比往日战场上对着冲锋的敌人人数多,但是却给了他一种不同的感觉,电光石火之间魏延反应过来,平日里自己是进攻的主动方,就算对冲,身后也有亲兵和其他士兵护卫,只要击溃正面的敌人,便可死中求活。
但是此时身边的这500骑兵若是在战场上定然是侧身迎敌的,而且他们刚冲垮敌人的步兵,此时正是速度最慢的时候,面对这300拿着木质长枪的士兵完全没有防御能力。
事实上魏延已经算是表现好的了,他身后侧身向敌的那500骑兵不时传来深吸气的声音,而旁边的步兵方阵就更丢人了,居然有人丢下武器撒腿就跑!
(当年《滑铁卢战役》拍摄过程中,为了复原法军骑兵冲击英军方阵的镜头,导演组总共动用了名苏联红军步兵和2000名骑兵,结果拍摄过程中,尽管所有群演都知道骑兵不会真的冲击步兵方阵,一些“英国方阵”在“法军骑兵”冲击下依然崩溃了,这些可以在航拍镜头中看到。封建时代的士兵士气不可能比近代士兵和现代士兵的士气更高,因此会被吓跑也不奇怪)
但姜维的枪骑兵终究不会真的冲击自己的同袍,这些骑兵在100步的位置就开始减速,并开始分散向两边,后排的骑兵露出第二列木枪,紧接着是第三列——
虽然从100步外减速,不过由于惯性的原因,大部分是骑兵都是从面前不到20步的距离掠过的,等所有枪骑兵都停下来,他们距离丞相一行最近的几人已经只有10步,姜维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丞相跟前,单膝跪地:“末将鲁莽,还请丞相恕罪,请各位将军海涵。”
他顿了一下,又说道:“末将意在向丞相和诸位将军表明,即便右翼受损,我军亦可凭借骑兵冲锋,化被动为主动。刚才若实战,这 300枪骑兵便可趁敌军 500铁骑冲击我军右翼,失去速度之际,自侧面冲击,连续突袭之下定可大胜敌人,届时敌军骑兵大损,步兵孤立无援,首尾难顾,必败无疑。”
尽管张苞脸上有些尴尬,但是他还是大度站出来,同样向诸葛亮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