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绣坊那弥漫着神秘氛围的空间里,阳光如同岁月的使者,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一排排皮影人偶和五彩斑斓的刺绣材料上。苏锦绣站在其中,眼中闪烁着对传统艺术融合的独特光芒,正引领绣娘们开启绣坊刺绣艺术与传统皮影戏文化结合创新的征程,无论是在皮影人偶的服饰、道具,还是在皮影戏幕布上融入刺绣元素,亦或是以皮影戏故事为灵感创作刺绣作品,都旨在打造出别具一格的皮影刺绣相关产品。
传统皮影戏文化,承载着民间艺术的智慧与魅力。皮影人偶那精美的造型、生动的动作,以及背后所演绎的传奇故事,无不令人着迷。苏锦绣拿起一个皮影人偶,仔细端详,开始向绣娘们讲述创新的思路。
在皮影人偶的服饰刺绣方面,绣娘们精心挑选了色彩鲜艳且质地坚韧的丝绸作为底料。对于扮演帝王将相的皮影人偶,其服饰用金黄色丝线绣出龙纹图案,龙身矫健,龙鳞用不同深浅的金色丝线绣出,在光线下闪耀着威严的光芒,龙须飘动,仿佛在彰显着帝王的尊贵。袍服的袖口和下摆处,用彩色丝线绣出复杂的云纹图案,云纹色彩丰富,有淡蓝色、紫红色等,象征着吉祥如意。而对于女性角色的皮影人偶服饰,比如扮演公主或贵妃的,用粉色和紫色丝线绣出华丽的花卉图案,牡丹、芍药等花朵层层叠叠,娇艳欲滴,体现出女性的柔美与高贵。领口和腰带部分,则用银色丝线绣出精致的花纹,增加服饰的华丽感。
皮影人偶的道具也能成为刺绣艺术的展现舞台。以兵器道具为例,宝剑的剑身用银色丝线绣出,剑刃处用白色丝线表现出寒光闪闪的效果,剑柄用彩色丝线绣出精美的宝石图案,仿佛这宝剑真有削铁如泥的威力。扇子道具可以用多种颜色的丝线绣出精美的图案,若是文人角色所用的扇子,扇面上绣上诗词书法,字体用黑色丝线绣出,笔锋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展现出文人的才情;若是女性角色的扇子,则绣上蝴蝶、花卉等图案,与人物形象相得益彰。
皮影戏幕布的刺绣更是此次创新的关键部分。幕布选用白色的厚实绸缎,在幕布的边缘,用红色丝线绣出传统的吉祥图案,如如意、寿字等。如意用金色丝线勾勒轮廓,内部填充红色丝线,寓意万事顺遂;寿字用黑色丝线绣出轮廓,再用金色丝线填充,象征着长寿。在幕布的主体部分,可以绣上与皮影戏经典剧目相关的场景。比如绣制《白蛇传》的场景,用绿色丝线绣出西湖的青山绿水,湖水波光粼粼,岸边的垂柳用淡绿色丝线绣出,随风摇曳。用彩色丝线绣出许仙和白娘子相遇的断桥,桥身用灰色丝线绣出,桥上的人物姿态各异,许仙身着蓝色长衫,用蓝色和白色丝线绣成,白娘子身着白色仙裙,用白色和淡蓝色丝线绣成,小青则身着青绿色衣衫,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通过丝线的巧妙运用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以皮影戏故事为灵感创作刺绣作品也是一大亮点。苏锦绣构思了一幅名为 “皮影之韵” 的大型刺绣。画面的中心是一场热闹非凡的皮影戏表演场景,舞台用木质色调的丝线绣出,展现出古朴的质感。舞台上正在上演《大闹天宫》,孙悟空的皮影形象用彩色丝线绣成,他身穿金黄色铠甲,铠甲上的鳞片用金色丝线绣出,闪闪发光,头戴凤翅紫金冠,冠上的翎羽用彩色丝线绣出,色彩斑斓。孙悟空手持金箍棒,金箍棒用银色丝线绣出,仿佛能感受到它的威力。周围的天兵天将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出他们的服饰和兵器,与孙悟空展开激烈的战斗,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张力。
在舞台的下方,是观众们观看皮影戏的场景。观众们的表情丰富,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全神贯注,他们的服饰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出,体现出不同的身份和性格。有的观众手中还拿着小吃,小吃用彩色丝线绣出,如糖葫芦用红色和透明丝线绣出,糖人用彩色丝线绣出各种形状,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