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绣坊那洒满阳光的空间里,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透过彩色的窗户,洒在各式各样的风筝骨架和五彩斑斓的刺绣材料上。苏锦绣站在其中,眼中闪烁着对传统艺术融合的热情,正引领绣娘们开启绣坊刺绣艺术与传统风筝(从放飞场景角度)文化结合创新的奇妙之旅。无论是将放飞场景刺绣融入风筝本身,还是运用在风筝文化展示品上,亦或是以此为灵感创作大型刺绣作品,都旨在让传统风筝文化在刺绣艺术的装点下,展现出更为迷人的魅力。
传统风筝文化,承载着人们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那一只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风筝,仿佛是人们心灵的寄托。苏锦绣拿起一个空白的风筝骨架,开始向绣娘们讲述创新的思路。
在风筝本身融入放飞场景刺绣,能让风筝成为一件独特的艺术品。比如,以春天放风筝的欢乐场景为主题。风筝的主体部分,用淡蓝色丝线绣出天空,天空中用白色丝线绣出形态各异的云朵,有的像般蓬松,有的像骏马奔腾。在天空下,用绿色丝线绣出广袤的草地,草地上用彩色丝线绣出盛开的野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每一朵花都绣得娇艳欲滴,仿佛能闻到花香。草地上还有嬉戏的孩童,他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衣服的颜色用多种丝线交织而成,色彩丰富而明亮。孩童们手中拿着风筝线,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他们奔跑的姿态通过丝线的巧妙运用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他们放风筝时的兴奋与快乐。
风筝的边缘可以用一些传统的吉祥图案刺绣来装饰,如燕子、蝴蝶等。燕子用黑色和白色丝线绣成,它们在风筝边缘展翅飞翔,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盎然。蝴蝶用五彩丝线绣出,翅膀上的花纹精美绝伦,有圆形的斑点、细长的条纹,它们在风中翩翩起舞,为风筝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对于风筝文化展示品,放飞场景刺绣更是能展现其文化内涵。在展示风筝历史和不同地域风筝特色的展板周围,可以用大幅的放飞场景刺绣作为边框。展板介绍古代风筝用于军事通信的历史时,边框的刺绣可以展现古代士兵在战场上放飞风筝传递信息的场景。士兵们身着铠甲,铠甲用金属色丝线绣出质感,他们神情专注地操控着风筝,风筝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高高飞起。风筝用深色的布料色丝线绣出,上面可能有特殊的标识图案,用鲜明的颜色绣出,以便于远距离识别。周围的战争场景用土黄色和褐色丝线绣出,有扬起的尘土、燃烧的烽火,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画面。
当介绍不同地域风筝特色的展板时,边框刺绣则呈现出各地独特的风筝放飞场景。比如,潍坊风筝节的热闹场景,用彩色丝线绣出人山人海的广场,人们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巨大的龙头蜈蚣风筝、色彩斑斓的蝴蝶风筝等。天空中满是风筝,它们相互交织、争奇斗艳。人们的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容,有的在欢呼,有的在拍照,整个场景热闹非凡,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以放飞场景为灵感创作大型刺绣作品也是此次创新的重点。苏锦绣构思了一幅名为 “风筝之梦” 的大型刺绣。画面的中心是一场盛大的风筝比赛现场,赛场用绿色的草地色丝线绣出,周围是观众看台,看台用木质色丝线绣出,看台上坐满了观众,观众们的服饰和表情各不相同,有的戴着帽子遮阳,有的拿着望远镜观看,他们的热情通过丝线的色彩和表情的细腻描绘被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