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绣坊那弥漫着古朴气息的空间里,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如同岁月的使者,洒在苏锦绣和绣娘们专注的面容以及洁白的绣布上。苏锦绣站在中央,眼中满是对古代驿站文化的追溯之情,正引领绣娘们围绕古代驿站的驿马展开刺绣创作,力求通过刺绣展现驿马的矫健姿态、华丽马具,以及它们在驿站中的繁忙场景,从这一独特角度传承古代驿站文化。
古代驿站,是信息传递和物资运输的关键枢纽,而驿马则是其中的灵魂所在。苏锦绣拿起一幅古代驿站的画轴,开始向绣娘们讲述创作思路。在一幅刺绣作品中,先从驿马的姿态绣起。
驿马的身姿矫健而挺拔,肌肉线条流畅自然。用深浅不同的棕色丝线绣出马的身体,较深的棕色用于表现马的背部和腿部的肌肉,凸显其力量感;较浅的棕色则用于马的腹部和颈部等部位,体现出光影效果,仿佛阳光洒在马身上。马的鬃毛和尾巴用黑色丝线绣出,鬃毛随风飘动,每一根都清晰可辨,用长短不一的丝线表现出鬃毛的层次感,使驿马看起来更加生动。眼睛是驿马的灵魂之窗,用黑色和褐色丝线绣出,眼珠明亮有神,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仿佛在注视着远方的道路,准备随时踏上征程。
驿马的马具也是刺绣的重点。马的缰绳用坚韧的皮质色丝线绣出,上面有着精美的花纹。花纹以传统的几何图案为主,如菱形、回纹等,用金色丝线勾勒,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显示出马具的精致。马鞍则是华丽非凡,用红色和金色丝线绣出,红色象征着热情和活力,金色代表尊贵。马鞍的主体部分用红色丝线绣出柔软的坐垫,坐垫上用金色丝线绣出复杂的图案,有象征吉祥的如意纹、代表富贵的牡丹纹等。在马鞍的边缘,用彩色丝线绣出一些小巧的装饰,如彩色的流苏,流苏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随着驿马的奔跑而晃动,为整个马具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在驿站场景的刺绣中,要展现出驿马在其中的核心地位。驿站的地面用石板色丝线绣出,石板之间有着微小的缝隙,用深色丝线表现出来,体现出地面的坚实。驿站的建筑用青灰色和木质色丝线绣出,青灰色的墙体显示出驿站的古朴,木质的门窗和梁柱则增添了一份温馨。在驿站的院子里,驿马们或正在休息,或准备出发。正在休息的驿马身旁,有马夫在为它们刷毛、喂食。马夫的服饰用朴素的灰色和褐色丝线绣出,他们的动作娴熟而轻柔,脸上带着对驿马的关爱之情。准备出发的驿马则被骑手们牵引着,骑手们身着黑色或蓝色的制服,制服上有着各自驿站的标志,用彩色丝线绣出,清晰可辨。骑手们神情严肃,手中紧握着缰绳,随时准备跨上马背,踏上传递信息的旅途。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古代驿站中驿马的作用,苏锦绣构思了一幅大型刺绣,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驿站与驿马融合在一幅作品中。在这幅作品中,各个驿站分布在山川河流之间,有的驿站位于繁华的城镇边缘,有的则在偏远的山区要道。城镇边缘的驿站周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商人带着货物在驿站附近歇脚,他们的货物用彩色丝线绣出,有丝绸、茶叶、瓷器等,种类繁多。山区要道的驿站则显得更加宁静,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山林用绿色和褐色丝线绣出,山间有小路蜿蜒通向驿站,小路上偶尔有行人或驮着货物的骡马经过。
在这些驿站中,驿马们忙碌地穿梭着。有的驿马正驮着重要的信件,信件用黄色的纸张色丝线绣出,被小心地放在马背上的行囊里,行囊用深色的布料色丝线绣出,上面有着驿站的特殊标记。驿马在奔跑中扬起的尘土用土黄色丝线绣出,马蹄下的水花用白色和蓝色丝线绣出,表现出驿马在不同路况下的奔跑状态。在驿站的屋顶上,飘扬着代表不同驿站的旗帜,旗帜用彩色丝线绣出,图案鲜明,在风中猎猎作响,为疲惫的驿马指引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