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9章 叶老师的夫人(2 / 2)

“回来……”

你丫有没有脑子,你就算是真的打从心眼里喜欢孩子,想要接替叶老师的工作,那也不能是今天吧?

这行为相当于是什么?

这他妈大概就相当于是今天才告诉孩子们,你们爸爸去世了,这是一个悲伤的事情,爸爸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星会永远默默地注视着你们。

孩子正难过呢,然后过了半天时间,叶老师的夫人再跑回去告诉大家。

虽然今天有一个坏消息,但又有一个好消息。

我给你们找来了一位继父,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尼玛,孩子们能高兴就鬼了……

这些都是孤儿,本就内心敏感脆弱,寻常孩童对生离死别,在小学这个年纪可能还没那么敏感,甚至对于所谓生死的概念都很模糊。

但是孤儿不同,他们即便是年龄再小,现在也能起码明白一点。

那就是一个对自己很好的亲人,可能永远见不到面了。

小孩子是没什么戒备心,但对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的孩子们而言,一个人先入为主的印象就无比重要。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其实是视情绪而定的。

高兴的时候,看到有人蹲在路边随地大小便都能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难过的时候,那也是多一句话都不想说,更有甚者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会降为零。

表现出一副呆里呆气的模样,因为小孩子没那么多情绪管理。

他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悲伤,不想说话面对外界传来的信息,不想接受的时候,该用什么表情。

这就跟很多人小时候记事起,第一次被父母领着回老家过年见亲戚。

人家给自己发红包那会一样……

那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对红包这种东西的概念。

所以不清楚到底是接还是不接?

最后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呆愣愣的站在原地。

毕竟,小孩子对这些大人的社交根本就没有形成概念,所以普遍情况下,刚记事的小孩被带回老家过年,面对亲戚掏出来的大红包,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满脸呆滞,流着口水扭头看向自己身后的爸爸妈妈。

因为很多概念没有形成,表情管理也不完善。

小孩子的脸上,是很难见到类似于大人一样复杂的各种情绪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