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李教练一脸焦急,满头大汗地冲进来,一把抓住张瑶的手臂,急促地说:“指挥官,出事了!赵运动员…他…他退出了!”张瑶心头一沉,果然,这铺天盖地的舆论,第一个击垮的就是这些摇摆不定的运动员。
训练场上,队员们也一个个神色黯淡,窃窃私语,训练的热情荡然无存。
赵运动员的退出,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让本就低迷的士气雪上加霜。
张瑶感觉自己像是被无数双手拉扯,被推入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挣扎着,却无力反抗。
孤立无援,压抑得令人窒息。
但她没有坐以待毙。
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吴记者的号码。
“吴记者,我想请你帮个忙。” 电话那头的吴记者语气带着一丝探究:“张指挥官,现在这个时候,你联系我,就不怕我落井下石吗?” 张瑶语气平静:“我相信你会做出公正的判断。我想邀请你,来我们的训练基地,深入了解一下基因运动的真相。”
吴记者沉默片刻,最终答应了。
她来到训练基地,亲眼目睹了基因改造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也看到了张瑶团队的艰苦训练。
她采访了李教练,这位老教练声泪俱下地讲述着自己对纯粹体育精神的坚持,以及对基因运动的担忧。
她甚至采访了孙裁判,这位一向沉默寡言的裁判,也表达了对公平竞技的渴望。
吴记者被张瑶的真诚和团队的坚持所打动,也逐渐意识到了基因运动背后隐藏的问题。
她握着张瑶的手说:“指挥官,我一定会把真相写出来!”
张瑶看着吴记者离去的背影,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然而,就在这时,周体育官员匆匆走进了张瑶的办公室,脸色阴沉,语气严厉:“张指挥官,你最好管好你的队员,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他将一份文件重重地摔在张瑶的办公桌上。
文件上赫然写着:吴记者被停职调查。
张瑶愣住了,她没想到周体育官员的反击如此迅速而狠辣。
吴记者的停职,无疑是对她沉重一击,也让她意识到,这场战斗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训练场上的气氛更加凝重,队员们脸上写满了失望和迷茫。
更令人意外的是,几天后,吴记者的报道出来了。
然而,这篇文章并非大家预想的那样,是一篇支持张瑶,揭露黑幕的报道。
吴记者以极其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基因运动的现状,它的优势,它的弊端,以及它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她没有明确站队,没有支持或反对任何一方,只是将所有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让他们自己去判断。
这篇文章一出,舆论哗然。
有人称赞吴记者的客观公正,有人批评她模棱两可,没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