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大宋朝廷全掌握在格物门手中,天下为之侧目……
那些进士、学子、读着四书五经,念着之呼者也,盼望着东华门唱名的大宋读书人一片哗然,上街示威,到衙门闹事的书院学子、士子一批又一批。
毫无意外,这一批批的书生、读书人全都“自愿”去了辽东或燕云的抗金前线。《大宋时报》对此大肆宣扬了一番,“表扬”了这时上街“请愿”上前线的读书人。
到了九月,大宋全境终于恢复了平静,那些读书人的傲气只维持了三个月。这还是面对汉人统治才能维持这么久,历史上北宋灭亡,中原地区一夜之间,读书人都变节了!
想那往后的元、明、清三个朝代,那些削尖脑袋往科举考场里钻的文人,又有几个能为国尽忠?国家危难之时,那些满口忠君的文官还不是惊呼“水太凉”?
赵朗对这些道貌岸然、愚弄百姓的大宋文官、读书人没有丝毫的好感 ,也就任由李俊、张顺、石秀等人把那些闹事之人运至辽东、燕云前线了。
靖康四年三月,大宋百胜军扩建完成,原来的师扩建成军,各军官均升一级,各军长为一级中将,取消那些乱七八糟的杂号将军称号。
四月,大宋百胜军第五军第十六师由师长岳飞率领,解放了太原。五月,第十六师与第一军的第三师联合,攻破大同,击毙女真人西路元帅完颜宗翰,生擒完颜设马也等五十七名金军将领,被第三师师长高宠下令全部斩首,以告慰太原先烈。
靖康三年七月,高宠的第三师占领了辽西京,金军全面向东撤退。
同年九月,林冲的第二军围困辽南京,张渔率领的第五师用三百斤的黑火药炸开南城门,率先冲进城中。金国皇帝吴乞买仓惶而逃,向辽上京(今巴林左旗)逃去。
靖康五年(公元1129年)一月,金军派使者和大宋摄政公主议和,被摄政公主赵福金拒绝。
靖康五年三月,已经完成休整的大宋百胜军开始了新一轮攻势。第二军第六师由史进率领攻下了辽中京(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擒获金国大元帅完颜斜也。金国派人与史进协商,用宋徽宗交换完颜斜也,格物门门主赵朗特许交换。宋徽宗赵佶被史进送至流求,从此在流求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