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上亥时3刻(21点45分),广州城外,大明皇帝的行营内。
“呵呵”
大明皇帝朱雍槺,瞥了一眼,口若悬河般的谋士金光,嘴角上翘,呵呵一笑。
心中暗道,当真是乱世出人才啊,一个小小的落第举人,恰逢时机,就能成为藩王巨头的心腹谋臣。
这个金光,就跟邹简臣、刘玄初、方献廷、龚铭等人一样,都是举人或秀才出身,逮着了机会,就能发光发亮。
金光说的没错,天启崇祯的二十年间,海州尚氏一族,为国捐躯了不少,也算是满门忠烈。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朱雍槺对尚可喜的任何认同,逆贼就是逆贼,不忠不孝。
后世证明了,满清的3个三顺王和平西王吴三桂,这4个异姓藩王,就没一个是好东西,全是乱臣贼子。
三藩之乱的时候,率先起兵的是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州的尚可喜,也不能度之事外。
尚可喜的嫡长子尚之信,在紫禁城做了17年侍卫,在广州城毫无根基,为啥能软禁尚可喜,起兵响应吴三桂。
肯定是父子俩唱双簧,阴阳人尚可喜暗中默许,搞两面押注的鬼把戏,否则尚可喜的那些心腹大将,尚之信拿什么指挥?
“诸位臣工”
“有何看法?他说的是否属实?”
待金光说的差不多了,朱雍槺也懒得理会了,环顾四周,把这个皮球踢出去,让大家商量吧。
反正广州围死了,里面的清军就是砧板上的肥肉,明军想怎么剁都行,区别在于过程和结果,到底是清蒸还是红烧。
至于是否收尚可喜,朱雍槺也不眼馋他那丁点兵力,云贵川和缅甸,有一大堆苦哈哈出身的土司兵丁。
但是,是否接纳尚可喜,这关系到将来北伐的策略,是一路砍过去,还是打一部分,接纳一部分,这太重要了。
“回禀陛下”
“金先生说的,基本上都是属实”
“但是,尚可喜在辽东鹿岛,举岛军民降贼,也是事实”
左侧为首的吏部右侍郎胡璇,听到问话后,从容淡定的站出来,不偏不倚的回了一句。
他是崇祯七年的进士,经历过那一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对当年的辽东战事,了解的比较多。
“回禀陛下”
“其父兄四人,战死沙场,是大明的忠臣志士”
“但是,尚可喜举岛投了满清,导致皮岛陷落,辽南明军再无藏身之处,是大奸贼,罪该万死”
站在第二位的礼部左侍郎扶纲,紧随其后,脸色愤慨,义正言辞的回了几句,但口气上,已经很不客气了。
“回禀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