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帐外的风呼啸而过,仿佛在为这场权谋的较量增添了几分紧张气氛。而帐内的三人,却在这紧张气氛中,找到了一丝乐趣。
汝南郡刺史府议事厅,斥候急匆匆地闯入,手中紧握着一封皱巴巴的书信。袁术斜坐在虎皮椅上,眉头紧锁,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斥候小心翼翼地将书信递上,结结巴巴地禀报:“启禀主公,士徽派人送来急信。”
袁术接过书信,一目十行地看完,顿时脸色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猛地站起身,将书信狠狠摔在地上,破口大骂。
“十万两白银,士徽这个狗贼,竟敢狮子大开口!”
袁术咬牙切齿。
“一千多万钱啊!我袁术何时受过这等窝囊气!”
众人齐声劝谏。
“主公,事已至此,还是尽快筹集赎金,救回纪灵将军要紧。”
袁术叹息:“罢了,罢了,为了纪灵,我只好忍痛割爱。传令下去,筹集十万两白银,务必赎回纪灵!”
“主公那五千俘虏又作何处置?”
袁术坐在寿春城的议事厅内,面色阴沉如水。他的目光在案上的文书间游移,最终停留在那份赎回纪灵的文书上。这份文书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割裂了他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冷冽,望向厅内的众人。
“决议已定,只赎回纪灵。”
阎象站在一旁,脸上露出焦急之色。他急步上前,拱手劝道。
“主公,此举万万不可。纪灵将军固然重要,但那五千士卒也是我军之骨血。若置之不理,天下人将如何看待主公?此举必让天下耻笑,对我军士气亦是大损。”
袁术瞪大了眼睛,目光如电,直视阎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不可置信。他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在此事上遭到如此强烈的反对。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心中的怒火。
“阎象,你这是在质疑吾的决策吗?”袁术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寒意。
阎象并未退缩,他直视袁术,语气坚定:“象不敢质疑主公,但象必须提醒主公,此举可能带来的后果。主公三思。”
“阎象,你这是在责怪我吗?”袁术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以为我不想赎回所有人?但这五千万钱,不是小数目。重新招募五千人,确实绰绰有余,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