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这些话从士徽的口中说出时,曹操却不得不相信。
他记忆犹新,曾在亲眼见识过士徽所部署的运兵车,那是一种创新的战争工具,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量兵力迅速投送到任何一片土地上。
曹操回忆起那时的场景,那些运兵车如同蛟龙,穿梭在路面之上,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都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知道,士徽并非虚张声势之人,他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坚实的计划和充足的准备作为支撑。
士徽的这种能力,让曹操深感震撼,也让他对士徽的战略布局和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因此,当士徽提到二十八万精兵时,曹操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实实在在能够改变战局的力量。
士徽转身指向窗外,那艘悬浮在空中的飞船映入眼帘,他带着一丝自豪对兄长说:“大哥,你看,这样的飞船我手中已有数十艘。它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兵力投送到任何一座城池,而且完全不受地形地貌的限制。”
士徽接着说道:“大哥,你要明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抵抗都不过是徒劳之举。”这时,曹操的模样像是被扎破的皮球,无力地瘫坐在地板上,他猛地抓起手中的酒杯,一仰头,将杯中的酒液一饮而尽。
曹操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疲惫,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
他声音略显沙哑地问道:“徽弟,战事结束后,你打算如何处置我们这些人?”士徽心中一震,他瞬间明白了曹操话语背后的深意。
那是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对权力更迭的敏感。
士徽稳了稳心神,语气坚定地回答:“大哥,你依旧是魏王,这一点永不会变。”
曹操缓缓抬起头,目光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直视着士徽,语气淡然地说:“不必如此麻烦。”
士徽定了定神,语气坚定地回应:“大哥,我将邺城外圆百里之地,赐予您作为封地。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足以让大哥安享晚年。”
曹操长叹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释然,几分落寞:“罢了,罢了,败给自己的兄弟,不算丢人。”
“快,去拿笔墨来,我即刻修书几封,让他们放弃抵抗。单凭我的王印,恐怕还不足以让他们束手就擒。”
不一会儿,纸笔备齐,曹操坐在案前,手法熟练地在几张素白的纸张上迅速地写下几个大字。他的笔力遒劲,字迹清晰,每一笔都透露出他的决断与坚定。写罢,他将书信推到士徽面前,沉声说道:“这些书信,分别交给各个州牧和领军大将,他们看过后,自然会明白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