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诗词对《周易哲学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第 105 回解析》:
(一)《易理析三国 105 回》
武侯遗计蕴神机,魏主骄奢乱象弥。
卦象阴阳窥蜀魏,乾坤变数演传奇。
魏延狂悖终遭戮,杨仪矜骄亦惨凄。
承露盘前兴土木,兴衰易理此中栖。
(二)诠释:
首联:“武侯遗计蕴神机”,这一句强调诸葛亮在死后还能预伏锦囊计,体现出他的深谋远虑和神机妙算。在周易哲学中,这种对未来的准确预判可以理解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预先安排好了应对魏延可能造反的策略,展现出他非凡的谋略和远见卓识。
“魏主骄奢乱象弥”,描述了魏主曹叡大兴土木、拆取承露盘追求长生不老等骄奢行为,导致国家乱象丛生。这与周易哲学中“亢龙有悔”的道理相契合,曹叡在政权稳固后过度追求享乐和虚荣,不懂得收敛和自省,最终使得国家陷入混乱,民心离散。
颔联:“卦象阴阳窥蜀魏”,周易哲学中的阴阳观念可以用来分析蜀魏两国的局势和人物关系。在第 105 回中,诸葛亮代表着蜀汉的正义和智慧,是阳的一面;而魏延的造反行为以及他的自负和狂妄,则是阴的一面。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同时,杨仪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调和作用,他与魏延的矛盾和冲突,也反映了阴阳之间的平衡与失衡。
“乾坤变数演传奇”,乾坤代表着天地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在三国这个动荡的时代,局势瞬息万变,充满了各种变数。第 105 回中,魏延的造反、诸葛亮的锦囊计以及曹叡的行为等,都是乾坤变数的体现。这些变数使得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和命运的无常。
颈联:“魏延狂悖终遭戮”,魏延自恃功高,不听从指挥,甚至起兵造反,这种狂悖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死亡。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魏延的行为违背了“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的道理,他过于自负和狂妄,不懂得顺应时势和道德规范,最终自食恶果。
“杨仪矜骄亦惨凄”,杨仪在成功平定魏延之乱后,自恃功高,口出怨言,最终被贬为庶民,羞惭自刎而死。这也反映了周易哲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杨仪在取得胜利后过于骄傲自满,不懂得谦虚谨慎,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