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诗词对《周易哲学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第 120 回解析》的描述:
(一)《〈三国演义〉第 120 回解析》
三分鼎足势纷争,周易哲思蕴内情。
孙皓昏庸终败落,杜预智勇展新程。
阴阳变化循天道,一统归心乃世名。
历史长河淘不尽,智谋仁德载汗青。
(二)诠释:
这首诗以七律的形式,围绕《三国演义》第 120 回展开,通过周易哲学的视角,描绘了其中的人物命运、历史变化与统一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智谋与仁德在历史中重要性的感慨。
诗的首联“三分鼎足势纷争,周易哲思蕴内情”,指出三国鼎立局势的激烈争斗,同时点明了以周易哲学来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层内涵。
颔联“孙皓昏庸终败落,杜预智勇展新程”,描述了孙皓的昏庸导致其最终失败,而杜预凭借智勇展现出新的征程,体现了人物与历史发展的关联。
颈联“阴阳变化循天道,一统归心乃世名”,进一步阐释了周易哲学中阴阳变化的道理,以及最终走向统一是顺应历史大势,是被世人认可的。
尾联“历史长河淘不尽,智谋仁德载汗青”,强调了历史的长河中智谋和仁德将永远被铭记,成为历史的见证。
整首诗通过对《三国演义》第 120 回的解析,结合周易哲学的视角,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三)《三国演义》第120回的回目为“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以下是对这一回的详细介绍:
1. 经典梗概:
东吴方面,孙皓继位后凶暴日甚、酷溺酒色、宠幸奸臣,还斩杀了劝谏的濮阳兴、张布等人,导致廷臣缄口不敢再谏。后来陆抗被罢兵权,降为司马,孙皓的种种倒行逆施使得吴国内部人心惶惶、国力衰退。
西晋方面,羊祜镇守襄阳时,与东吴将领陆抗对峙,双方虽为敌手,但羊祜以仁德服人,与陆抗相互敬重。羊祜病危时向晋主司马炎推荐杜预,认为他可担当伐吴大任。司马炎遂拜杜预为镇南大督荆州事。杜预足智多谋、老成练达,积极准备伐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