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点点头,转身面向那些年轻人:“尔等可愿随我征战,为父辈雪恨?”
年轻人们齐声高呼:“愿随将军,杀敌报仇!”他们的声音中,无不充满了坚定与勇气。
刘彦身后,年幼的诸葛亮早看得愣了。
后世人有句话说的很好,人无法想象出自己没见过、没经历过的事。或许原本的诸葛亮,由于逃难从徐州去了南阳。只因为他有这个经历,所以才能理解刘备携民渡江的举动。
但如今的诸葛亮不过九岁,他所经历的依旧还是在那个世家的环境之中。他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诸葛亮忽然觉得,自己拜师刘彦、投效刘备的决定是对的。果然刘备、刘彦身上,有一种言语无法阐述出来的强大魅力。使这些平民百姓,可以甘愿为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
而典满,他虽然比诸葛亮年长几岁,但也是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两人都觉得自己跟随刘彦出征的这个决定,无比正确。
刘彦最终答应了老者的请求,将那些自愿从军的青壮,都纳入了自己的军队。几人在城中四处走过一遍之后,最终迫于百姓们高涨的热情,还是没有在城中居住,而是来到了城外扎营。
城外大营。
刘彦与诸葛亮、典满正在商议突袭济北的计划。
“孔明,消息可曾封锁?”刘彦开口问道,“祝阿被我军攻下的消息,可万万不能传出去。”
“师父,祝阿城与卢县相隔不近。哪怕消息泄露,无有数日时间,也传不到卢县。”诸葛亮摇着羽扇,“况且消息已经封锁,绝无泄露可能。如今城中,仍旧挂鲍信旌旗。城中百姓也都愿意配合我军。”
“子盈。”刘彦转头又看向典满,“先前汝已经有假扮敌军,骗开城门的经验。这次迷惑敌军的任务,自然还要交给你去做。”
典满闻言,立刻拱手听命。
“请军师下令!满定不推辞!”
“两日之后,汝自领千人,扮作战败敌军,前往卢县。言语说辞,都听孔明安排。务必要将卢县守军调出。”
“届时,子盈引敌军渡过济水渡口,我提前派军在济水北面埋伏军马,孔明则在祝阿城中提前埋伏。待敌军过桥,孔明则趁势杀出。两面夹击,料他插翅也难逃。”
“诺!”典满领命而去。
刘彦走出大帐,眼神望向祝阿城的方向,看着正辛辛苦苦尽力修补城墙的百姓和军士们。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