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第466章 参考书目《濒湖脉学》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6章 参考书目《濒湖脉学》一(2 / 2)

总之,浮脉是中医脉象中的一种重要脉象,通过对其脉象特征、体状诗、相类诗和主病诗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浮脉所代表的意义,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沉脉,需用重手按压至筋骨深处方能触及。《脉经》有云,其脉象犹如绵裹砂,外柔而内刚。杨氏则形容其如石投水,必沉至极底。

沉脉与地相应,象征着渊泉深藏于下。在卦象中,沉脉属坎;在时令上,沉脉应冬;在人体中,沉脉主肾。此外,沉脉也被称为石脉或营脉。若脉象过于沉实,如同弹石般坚硬,按压时更加坚实,表明病邪在体表;若脉象不及,气来虚微,去如指数,说明病邪在体内。

《脉诀》曾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脉有缓数之分,且存在于各部脉象之中,而烂绵之脉实则为弱脉,并非沉脉。

其体状诗为:水行润下,脉来沉潜,筋骨之间,软滑均匀。女子寸部,男子尺部,四季如此,方为平和之象。

相类诗则云:沉脉于筋骨间调匀,伏脉则需推筋着骨寻觅。沉细如绵者,为真弱脉;弦长实大者,乃牢脉之形。沉行于筋间,伏行于骨上,牢脉大而有力,弱脉细而无力。

主病诗中提到,沉脉主阴经之病,多为水蓄之症。数脉主热,迟脉主寒,滑脉主痰。无力而沉者,多为虚证与气滞;沉而有力者,多为积证与寒证。寸部沉脉,主痰郁水停于胸;关部沉脉,主中寒疼痛不通;尺部沉脉,主浊遗泄泻痢疾,以及肾虚腰痛、下元疼痛。

总之,沉脉主里,有力则为里实,无力则为里虚。沉脉亦主气,又主水蓄,沉迟主痼冷,沉数主内热,沉滑主痰食,沉涩主气郁,沉弱主寒热,沉缓主寒湿,沉紧主冷痛,沉牢主冷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