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第二章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统一规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统一规制(2 / 2)

不妨回望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秦国在收复河西之地的鏖战后,迅速在这片饱经战火的热土上设立县制。县令身负秦王重托,雷厉风行地开展各项事务:一方面,积极招募兵勇,强化军事防御力量,组织百姓修筑坚固工事,深挖护城河、高筑城墙,让河西之地成为抵御戎狄进犯的铜墙铁壁;另一方面,大力垦荒屯田,招徕流民,分给他们土地农具,鼓励精耕细作。在秦法“奖励耕织、军功授爵”的激励下,百姓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纷纷踊跃投身耕战。田间地头,稻麦飘香,仓廪日渐充实;校场之上,兵卒操练,士气高昂。秦国的国力,恰似春日竹笋,节节攀升,初步彰显出县制在凝聚国力、抵御外敌方面的卓越效能,为后续郡县制的全面铺陈筑牢根基、积累经验。

统一后推行

当秦国的黑色军旗在六国故地迎风飘扬,宣告着华夏大地历经数百年分裂后重归一统时,咸阳朝堂之上却陷入了一场关乎帝国未来走向的激烈争论。以王绾为代表的一众大臣,念及旧贵族往日的功勋,又顾虑帝国广袤疆土管理难度,忧心忡忡地提议分封皇子到各地镇守,试图以旧制维系新朝安稳。此议一出,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支持者不乏其人,似乎分封老路在这历史转折关头又有了“死灰复燃”之势。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李斯挺身而出,宛如一位无畏的历史“逆行者”。他目光深邃,洞察分封制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痛心疾首地以周室衰微、诸侯混战的惨痛历史为镜鉴,向秦始皇与满朝文武力陈分封积弊。在他口中,周王朝分封诸侯后,初期虽有短暂太平,可几代传承下来,诸侯渐生异心,凭借封地的财权、军权、政权,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王室权威被肆意践踏,终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这番痛陈,如同一记记重锤,敲醒了众人沉迷于旧制的迷梦。

秦始皇嬴政,这位千古一帝,静坐在威严朝堂之上,目光如炬,穿越时空迷雾,忆起往昔秦国县制推行后的蓬勃生机,权衡当下帝国复杂局势。他深知,若想帝国长治久安、江山永固,必须割舍旧念,拥抱创新。于是,一道诏书裹挟着帝王的壮志豪情与决绝果敢,传遍华夏九州:全国划定三十六郡,郡设郡守,执掌民政诸事,劝课农桑、导水利、理户籍,事无巨细皆需操心;郡尉专职军事,操练兵勇、筹备军资,严守一方城防,护百姓安宁;监御史身负监察重任,犹如高悬于官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紧盯郡守、县令施政作为,纠察贪腐渎职之行。自此,郡县制如同一棵参天巨木,在华夏大地深深扎根,其繁茂枝叶向着中央集权的苍穹肆意伸展,引领着秦帝国这艘巨轮,扬帆起航,驶向未知而辉煌的深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