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第十章 刘备谋取益州入川:深谋远虑,拓展根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刘备谋取益州入川:深谋远虑,拓展根基(2 / 2)

就在这时,刘璋的部下张松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邀请刘备入川,借助刘备的力量来对抗张鲁。张松认为,刘备是汉室宗亲,素有仁义之名,且手下人才济济,若能得到他的帮助,必能击败张鲁,解除益州的危机。刘璋在无奈之下,采纳了张松的建议,派法正前往荆州,邀请刘备入川。

刘璋的这一决定,无疑是引狼入室。他没有意识到,刘备的野心远不止帮助他对抗张鲁,而是要将整个益州纳入自己的版图。但对于刘备来说,这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终于找到了实现自己抱负的突破口。

二、刘备入川决策

诸葛亮隆中规划

早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为他制定了一份宏伟的战略规划——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势力强大,不可与之正面抗衡;孙权占据江东,已历三世,根基稳固,可以作为盟友,但不可图之。而荆州和益州,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且刘表和刘璋无能,无法守住这两块宝地。因此,诸葛亮建议刘备先占据荆州,作为立足之地,然后伺机夺取益州,跨有荆、益二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便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北伐中原,复兴汉室。

谋取益州入川,正是隆中对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备深知,只有占据益州,才能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当刘璋邀请他入川时,刘备心中的隆中对战略再次浮现,他意识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时机已经来临。

庞统的建议

除了诸葛亮的隆中对,庞统的建议也对刘备入川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同为刘备帐下的重要谋士。他在跟随刘备入川之前,就已经对益州的局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庞统认为,益州是一个战略要地,若能占据益州,就可以凭借其险要的地势和丰富的资源,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且,刘璋昏庸无能,无法有效地治理益州,益州百姓渴望有一位明主来领导他们。刘备素有仁义之名,若能入主益州,必定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