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快,如今已是四月上旬了,再过一个月,早粮就可以收获了。刘敬连忙把鲁肃叫过来。
“子敬,最近淮南雨水多不多?”
“淮南雨水?庐江倒是比往年少了,清明时节,常常细雨,今年竟也放晴,至于淮南,确实听往来的人说过,没下过雨,太守,你几次这问这事,莫非你担心有……旱灾?”看着皖城港口,经常有粮食运进来,再加上刘敬反复询问,鲁肃慢慢明白过来。
“不错,今年雨水减少,恐怕会有旱灾,我提前让子山购买了三十万石粮食,已是把卖纸的钱全部拿去买粮了,甚至直接拿纸换粮。”
看着刘敬如此笃定,鲁肃也谨慎起来,刘敬的预测已经几次得到验证,不由他不相信。
“既然太守已经储存粮草,三十万石够几十万百姓吃的,若是有旱灾,也够吃了。”
“不,我曾托黄射购买十万石,但他只送来了两万石,是以忧虑,你看怎么还有没有办法弄到点粮?至少十万石左右。”
鲁肃摇了摇头:“如今天下战乱,没有哪里不缺粮的,徐州打了数年,曾几次被曹操屠城,人口锐减,恐怕无粮。豫州一带乃富庶之地,只是汝南黄巾贼多,又过袁术的地盘,怕黄巾贼和袁术途中打劫。”
“且袁术也缺粮,到处劫别人粮草,要是知道我们买粮,他直接就过来抢了。荆州方面,太守已经让黄祖帮忙买过了,若再买,刘表必怀疑。唯有一个地方可一试。”
“哪里?”
“丹阳郡,丹阳郡西部山越多,恐怕也无粮,但东部应该是有一些的,即秣陵、句容一带,只是,袁术虽派了官员驻扎丹阳,但实际掌控在孙策手中,这敌人的地盘,想买粮也不容易。”
刘敬沉吟一番:“嗯,看来需要去丹阳购买一些粮过来,只是,不能我们去买,可托别人去买,只是,谁去合适呢?”
“托别人去买,倒也可行。”
“有了,就找皖城当地的有名望之人,乔公,让他去买粮。”
“太守,乔公名望大,又是皖城人,若他去买,恐怕会孙策的人有所察觉,要是买个几千石还好,买上万石,必会被人察觉。恐怕不妙,倒不如让刘子扬去买。”
“刘子扬?”
“不错,刘子扬年纪轻轻,声名不显,不为人所觉察,可分几次购入上万石粮,即可避开孙策的耳目。另外,还有两种办法可再弄到一些粮食。”
“哦?哪两种办法?”
“一是在皖城和南昌本地购入,粮食紧俏,一些商人就会从外地运输一些粮食过来皖城或南昌。”
“不行!”刘敬想都没想,就否决了:“若在本地大量购入囤粮,会造成本地粮食价格高涨,如若旱灾来了,我说不定还得放粮回到本地。”
看到刘敬否决了,鲁肃接着说:“那就找庐江本地的大族,这些大族家大业大,地又多,必会暗中储粮,像乔公这种的,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一万石,几个大族拿出五万石,绝对没问题。”
“他们有这么多粮?”刘敬感到惊讶,自己赚那么多钱,倾一州之力,也就搞到二三十万石粮,那些大族随随便便就能弄个上万石?
突然,刘敬想到在真实的历史上,周瑜曾跑到鲁肃家要粮。鲁肃家有两个粮仓,随便就把其中一个粮仓的粮给了周瑜,共三千石。两个粮仓也就是六千石。
鲁肃看起来普普通通,还不如乔公家业大,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三千石给周瑜。看来,自己还是小瞧这些大家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