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曹操与袁术战罢,袁术必马上出兵庐江,若袁术击败曹操,袁术挟胜而来,我军只能死战,若袁术战败,其军力衰,我军倒可堂堂正正地击败于他,而后袁术很快就败亡,淮南便入太守之手。”
虽然刘晔画的饼香,但刘敬却不激动,他有了疑问:“但我囤粮庐江,并非大张旗鼓,袁术怎么可能轻易知道?”
鲁肃回答:“太守那三万石粮食从何而来?”
刘敬微微一怔:“你是说跟皖城五大家族索取的那些?怎么?有问题吗?”
“太守草率了,如今乱世,粮食才是根本,世家大族,都会囤粮,岂会容易拿出?太守若与他们交好,他们才会心甘情愿拿出,那天我便是建议太守投其所好。”
“然,太守把他们召集起来,开口提出要粮,虽他们仍是拿出粮来,却并非心甘情愿,恐怕对太守有怨恨,我担心他们中有人会向袁术通风报信。”
刘敬一听,眼睛一挑:“他们敢?”
“太守不必惊慌,即便他们不说,囤粮之事迟早也会为袁术所知道。看来,子扬说得对,我军与袁术大军迟早有一战,我军当提前做准备才是。”
刘敬清楚地记得,袁术败给曹操后就垮了,如今情况变了,其结果自然也会改变。看来,鲁肃和刘晔说得没错,此战恐怕难以避免。既然要战,自己也只能接招了,于是他又问:“那若袁术来攻,我军该如何应对?”
“太守占据皖城已近半年,民心归附,不宜在皖城开战,需把战场引向庐江与淮南交界之处。若是可以的话,可故伎重演,再设伏袭击袁术一番。只是袁术上过一次当,恐怕会谨慎些,我军后发制人,具体怎么打,需待袁术进兵之后才能决断。”
刘晔补充说:“子敬之言有理,太守当提前调兵遣将,袁术虽强,但不得民心,他称帝以来,手下之人也是离心离德,看似强盛,实则外强中干。若曹操击败袁术,袁术又勉强来攻庐江,那这一仗反比去年那一仗好打。”
“去年一仗,我用计唬住袁术大军,看似轻松如意,实则凶险无比。今太守据天时地利人和,又何惧袁术?”
“说得好!袁术虽强,但我大军向来是以弱胜强,何必惧他?他敢率军而来,我便让他兵败而归。”刘晔一番话,让刘敬吃了定心丸,他心中大为振奋。
随后,刘敬便做了安排,让刘晔和鲁肃继续留在皖城,甘宁、黄忠为将,在皖城训练士兵。如今皖城兵力已有八千人,占了他将近一半的兵力。
另外,周泰率三千军,驻守柴桑,柴桑是进入豫章的必经之处,可防范有敌军突入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