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村里平日里懂些医术的孙大爷缓缓地站了出来,他伸出手,捻着下巴上那稀疏的胡须,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我听人说起过啊,有一种极为珍贵的药材,对这种体弱的新生儿可有大用处呢,好像是叫‘天山雪莲’。不过这东西咱们这附近肯定是寻不到的呀,估计得托人去大城市里的大药房找找看呐。”
一听这话,柱子二话不说,立马挺直了腰板,拍着胸脯大声说道:“孙大爷,您放心吧,那我这就去城里打听打听。我刚好认识几个在城里干活的哥们儿,让他们也帮忙一块儿找找,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能救这孩子,咱都得试试呀。”说罢,柱子雷厉风行,当天就匆匆忙忙地收拾好包袱,怀揣着满心的急切与希望,朝着城里的方向赶去了。
村里的妇女们也没闲着,她们自发地聚在一起,各自回家里把能搜罗出来的小孩子的衣物、尿布等用品,都一股脑儿地拿了出来,然后坐在院子里,仔仔细细地清洗着每一件衣物,不放过任何一个边角,洗完后又小心翼翼地在太阳下暴晒消毒,将它们叠得整整齐齐,准备给小侄子送去。大家心里想着,就算孩子现在还处于危险之中,可万一哪天情况好转了,这些东西也能立刻派上用场呀,可不能让孩子受了委屈。
村长也赶忙行动起来,他组织了村里几位见多识广、德高望重的长辈,大家围坐在桌前,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措辞,然后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封言辞恳切、满含深情的求助信。打算将这封信送往周边的几个村子,希望能发动更多的人帮忙留意那味珍贵的药材,或者提供其他能救治孩子的法子,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嘛,多一个人帮忙,孩子就多一分希望。
而在卫生院里,张山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悉心照顾着身体还很虚弱、正在慢慢恢复的李秀,一边时刻心系着保温箱里儿子的情况,眼睛总是不自觉地往那边瞟。李秀心里同样着急万分,她虚弱地抬起手,轻轻拉住张悦的衣角,声音微弱却满含焦急地对张悦说道:“悦啊,你多去问问医生呀,看看咱们还能做些啥,只要能救孩子,我咋样都行啊,哪怕是要我这条命去换,我也愿意呀。”张悦听了,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赶忙握住李秀的手,强忍着泪水,安慰道:“秀儿,你别太操心了,医生们都在尽力呢,咱村的人也都在想办法帮忙,孩子肯定会没事儿的,你要先把自己的身子养好啊。”
护士们看着这一大家子为了孩子如此揪心、如此劳神,心里也很是动容,对待他们格外上心。每次查房的时候,动作都格外轻柔、细致,生怕弄疼了李秀,检查也做得格外认真,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护理的时候更是耐心十足,还会时不时地停下手中的活儿,走到张山身边,轻声宽慰她几句,让她别太担心,给她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