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9章 地窨子(1 / 2)

因近期没有太要紧的任务,于是岛民们决定到后天也就是大伙儿来荒岛整一年的那天,全员回一趟老营地。

当时张刚由于腿脚不便就不用去了。

大家要去缅怀一下过往,祭奠在那场事故中不幸遇难的同胞,也算作是他们这段时间辛苦劳作的一个调剂放松。

另外此行还有个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去将那一地的番薯都收回来!

要知道秋收这可是比建房修屋都重要的一项活计。

根据陈婉婷估算,他们这一趟少说能收获七八百斤番薯,倘若更理想的情况下,收成没准能突破千斤。

上千斤番薯啊,这样的收获怎能不让人喜悦?到时候他们只需留出几十斤番薯用来育苗,其余的都可以成为大家日常食用口粮。

两位资深大厨李俊跟陈婉婷早就将番薯食用方法琢磨了个透,除去正常的煎炸蒸煮外,他俩还决心拿出百十斤番薯用来制作淀粉,然后再拿百十斤出来漏粉条。

粉条顾名思义就是以淀粉类作物如土豆、红薯等做成的条状食物,晾晒好的粉条既能拿来炖骨头、炖肉、也可以加上肉汤跟配菜做成酸辣粉,当然在没有食用醋的前提下,大伙儿完全可以称之为辣粉。

为了更好的储存番薯,李俊跟赵锋商量在这之前他们还得先挖个地窨子才行。

现在很多城市里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地窨子是为何物,其实这东西在二三十年前的农村里非常常见,几乎家家必备,李俊记得很小的时候他家院儿里就有一个。

要说这种地窨子有什么作用呢?

其最大的功能便是用来储存,地窨子能够有效防止瓜果腐烂变质并延长它们的存放时间。

众所周知,地瓜这种作物其实是非常容易发芽和腐烂的,旧时候又没有什么靠谱的保鲜技术,所以人们别出心裁的想到在平地上挖个数米深的洞,然后利用土壤的保温特性,在地下营造一个冬暖夏凉的恒温空间,如是地窨子这种东西便应用而生。

农村里常见的地窨子深度一般在两三米到四五米之间,李俊记得小时候他家里那个差不多有个五米深。

直径则是一米五左右,整体上要比林子里那些陷坑小很多,地窨子边缘同样得留好便于上下攀爬的凹槽。

但是与陷坑不同的是,地窨子底部还要往四周掏个更大的储物空间,到时候人们在竹筐或者木桶上绑根粗绳,装满红薯后将其慢慢吊到地窨子底部,然后再将番薯整齐的码放在储物空间里。

到食用时,人下到底部将红薯或者其他瓜果装筐吊上来即可。

这个地窨子你别看说的那么简单,但实际上真用起来还是颇具危险性的。

一般而言,地窨子存在的危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这东西需要在底部垂直的挖个坑之后再往四周拓展,因此如果土层过于疏松或者地窨子的深度不够时就容易出现坍塌,若是坍塌时底部恰好有人在劳作,那么多半情况下此人都会凶多吉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