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群英荟萃合集> 第175章 李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 李贺(2 / 2)

辞采诡丽,变幻缤纷。他的用词华丽而独特,色彩鲜明。如在《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黑云”“甲光”“金鳞”“秋色”“燕脂”“紫夜”“红旗”“霜鼓”“黄金台”“玉龙剑” 等词语,浓墨重彩,营造出沉重的悲剧气氛。

刻意创新,语言悲冷凄苦。他不用 “经人道语”,力求精炼和创新,常选用感情强烈或生新拗折的字眼,如 “啼”“泣”“冷”“鬼”“死”“血” 等字,使得诗歌充满幽冷哀伤。例如《秋来》中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尽显悲冷凄苦之感。

选词炼句不落窠臼,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他好用代词,不肯直说物名,如剑曰 “玉龙”,酒曰 “琥珀” 等。诗歌意象跳跃,结构常常突破常规,给人以新奇之感。

(二)善用色彩与意象

李贺擅长营造色彩斑斓而诡异的气氛。他常常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如在《苏小小墓》中,“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诗中既有 “草如茵” 的绿色,又有 “冷翠竹” 的冷色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凄美的氛围。

他多用衰老和死亡意象,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如《老夫采玉歌》中,“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老夫” 这一衰老的意象,与 “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等死亡意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悲凉的诗境。

(三)选题独特

李贺选题上喜欢写鬼,从人到物皆有悲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鬼魂、幽灵等形象,如《苏小小墓》中对苏小小鬼魂的描写,“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以及《秋来》中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这里的 “络纬”(一种昆虫)也被赋予了悲苦的色彩。

他以景抒情,用外物写内心悲苦。例如《南山田中行》中,“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通过描写秋天的原野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