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群英荟萃合集> 第203章 张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章 张栻(2 / 2)

(一)初入仕途

隆兴元年,张栻之父张浚被起用为枢密使,治戎北伐。三十岁的张栻也以荫补官,担任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当时孝宗刚刚即位,张浚从贬谪之地而被起用,开府治理戎事,参佐都是当时一流的人才。张栻因当时年少,内赞密谋军机大事,外参庶务小事,他所做出的综合策划,幕府当中的人都以为不如他。张栻在政治、军事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显示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敏锐的洞察力。

(二)理学大成

乾道元年,三十三岁的张栻在城南书院授徒,同年,潭州知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次年修复告竣,张栻亲撰《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刘珙特聘张栻主教岳麓书院。张栻往来于城南,岳麓之间,从此岳麓书院名盛一时。从游之士,请业问学者至千人。当时岳麓书院位居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岳麓书院)之首,湖湘学渊源最正,没有能出湖湘之右者。

张栻在岳麓书院讲学,以其深厚的理学造诣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了众多学子。他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传授知识,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栻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为湖湘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栻在城南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授徒讲学,使他成为了湖湘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着作与思想

(一)丰富着作

张栻着有《南轩易说》《论语解》《孟子解》《太极解义》《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南轩先生集》等着作。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张栻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知识储备。其中,《南轩易说》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解读;《论语解》和《孟子解》则体现了他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太极解义》显示了他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推崇与深入研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