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不是楼氏对上三个游牧族群的联合,完全可以各个击破。
河套当然是个好地方,可以搞牧畜,也能够开展农耕。
楼令非常清楚一件事情,未来的楼氏必然会搞骑兵军团,哪怕是在他这一代搞不起来,到楼小白或之后的楼氏之主一定可以搞起来。
一旦有合适的战马,哪怕是没有马鞍、马镫和马蹄铁,骑兵的存在一样很有威力。
这么说吧,战国时期的赵国和秦国都没有马镫、马蹄铁和马鞍,两个国家的骑兵队伍一样非常强劲,硬要说就是将骑兵使用在切断敌军后勤线的秦军用得比较正确,赵国则是喜欢拿骑兵用在正面交锋之上。
如果楼氏有合适的战马来组建骑兵,怎么可能不将马镫、马鞍和马蹄铁拿出来呢?
即便是没有可以用来骑乘作战的战马,楼氏一样可以搞骑马步兵。等进入到不讲交战规则的时代,有没有骑马步兵的区别一定会显现出来,并且发挥出令人大跌眼镜的作用。
哪怕没有专业的军事素养,恐怕没有人会不知道兵贵神速,能够展现出何等的优势吧?
另外一点,楼令魂穿过来二十多年的时间,着实是被晋国内部的氛围给吓到了。
通常来说,有外敌的情况下,内部一般会比较团结,对吧?
很要命的事情是,晋国高层好像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外敌,或者说认为那些外敌不显得致命,有矛盾就必然以军事行动的方式爆发内斗。
楼令见证了太多家族的灭亡,中小家族不算在内,卿位家族就先后没了先氏、赵氏、栾氏、韩氏。
没有让楼令亲自见证的卿位家族,有些灭得轰轰烈烈,更多悄声无息的平庸到消失。
在晋国的这种政治环境之下,心该多大或脑子该多么糊涂,才不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感?
楼氏没有其余卿位家族悠久的历史,底蕴方面还没有来得及创造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楼令肯定要思考一点,一旦楼氏成为被针对的目标,或是被迫卷入内斗之后,是不是该留一条后路呢?
其实,楼令有想过西进,也就是争夺秦国的八百里平原。
很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光夺秦地的下八百里平原,没有相应的险要地势作为天然屏障,压根就不叫留后路。
秦国能够撑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真的不是他们多么强大。
春秋阶段的秦国能够撑过去,完全是晋国被楚国牵制住,同时晋国更多的目光是在放在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