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何等距离才算是面对面跟军队规模或使用的武器有直接关系。
比如说,敌我双方各自只有数千人,相隔十里以内叫面对面;敌我双方各自有数万人,三十里以内也是面对面。
说白了就是,军事行动需要有施展空间,多少距离之内在多少时限下,能够发起突然袭击且一举重创或歼灭对方。
进入热兵器时代,火炮射程之内的可打击,飞机的航程之内亦可造成打击,哪怕是相距几百里,由于能够打击到对方,也是一种面对面。
到了导弹各种飞,一颗和平弹能够让对方玩完的时代,导弹射程之内同样叫面对面。
“我们要是南下,楚军会不会直接逃回国?”郤锜问道。
中行偃沉默了一小会,说道:“极有可能。”
南下的晋军在暴打陈国、蔡国一顿之后,主动回撤到“赭丘”附近,北上的楚军帮助陈国与蔡国收复失地,陈军与蔡军也重归楚军统帅指挥之下,陈国和蔡国却是没有宣布脱离与晋国的关系。
这种情况就是,陈国、蔡国与陈军、蔡军形成了切割,国家归于国家,军队归于军队。
用近现代的说法,统治阶层的政治立场是那样,军方的行动指标却是这样,能够视作陈军和蔡军变成了一种伪军的性质。
“是陈国和蔡国不敢悖盟,还是楚国没有接受?”士匄说了一句很重要的事情。
中行偃笑着说道:“这是一个陷阱。”
“什么陷阱?”郤锜不懂就问。
中行偃严肃地说道:“算今年,我们已经连续三年不远数千里之遥南下,尽管每一次都能够取得收获,抵消掉一应耗费下来,我们实际上所得不多,乃至于有所亏损。”
后面的话还用说吗?
中行偃考虑到郤锜不喜欢动脑子,还是继续说道:“所有国家每一年的产出大体相差不离,耗费了多少就是减了多少。一再出现亏损,短时间内影响不大,积少成多就难以支撑了。”
士匄和士鲂已经完全懂得了中行偃想要表达的意思。
现在,只看郤锜到底愿不愿意懂了。
讲实话,谁还不知道劳师远征不可长久呢?
很多时候是迫不得已,导致必须劳师远征。
拿现在的晋国来说,只要陈国和蔡国愿意当晋国的小弟,一旦陈国和蔡国求援,晋军就有实施救援的义务。
如果晋军得到求援不来,其他诸侯会怎么看?
其他国家愿意给晋国上贡,真不是单纯因为晋国很强,主要是晋国讲规矩守原则,愿意保证小弟的安全。
“我们麻烦会很大。”中行偃不想当预言家,径直往下说道:“陈国和蔡国没有马上重归楚国麾下,不是陈国或蔡国不愿意,一定是楚国君臣没有接受。而楚国为什么不接受,诸位应该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