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9章 时运不济(2 / 2)

如果楚军是精锐,只能说有得打。

然而,那一支是公子罢派出的先锋部队。

很多人以为一支大军的先锋一定是精锐,其实这种印象大多数时候错误。

真正的先锋只有一个责任,也就是遇水搭桥逢林开路,干得是工兵的活。他们比起杀人,更加擅长搞各种工程。

只有极少数的时候,军队的先锋才是精锐。这是明确知道敌军在哪里,发起突击的性质。

当地的地形要说复杂,树林实在是太多;不复杂的地方在于,没有多少山峰。

以大区域来看,有一条名叫泜的水系贯通整个区域,左右两边地势比较高,中间也就形成一条宽度很大的谷地。

这个宽度达到二十里以上,足够的宽度之下,两边的地势只是海拔高,并非是陡峭的地形,想要拦截要熟知当地的地形,再猜到敌军到底会偏向哪个方位行军。

“他们想要龟缩回到‘方城’后方是可以确认的事情。现在只猜测他们会从‘叶’还是‘许⑥’的方向逃窜了。”魏颗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记载在《易》上面的话,用在当前正合适。

那个“许”加个“⑥”是什么鬼?着实是许人太会迁徙,一直换地方栖息。他们待过的地方就需要标注上①、②、③……等等,用来进行区分,不然看地图有太多叫“许”的地名。

魏相能够就看出魏颗在犹豫,说道:“很难依赖斥候的侦查,只能赌了。”

楚军的先锋之前与他们相距不到十里,主力通常会在先锋部队的后面十里左右。

因为公子罢是想率军撤回“方城”后方,一定会避免被纠缠上,等发现先锋部队遭遇到晋军,肯定要立刻更改行军的路线。

楚国修筑的“方城”太长,足足超过三百五十公里,公子罢实在是有太多可以选择的路线能走了。

有一个疑问,晋国高层就没有想过趁“方城”防卫空虚,抓住机会夺取“方城”吗?

这个……,其实不应该有疑问的。

那个“方城”并不是一座城池,它是由很长的城墙形成防御链,可能相隔一段距离会有要塞或营盘,但是防御链真的很长很长。

目前的晋国不是对楚国实施灭国战争,夺取“方城”的某个城墙段或要塞、营盘,只能说用处真的不大。

要说能够起到什么用处,以当前的情况只能是,作用体现在拦住不让公子罢所部退到“方城”后方,或是设局埋伏公子罢所部。

夺取之后再长期占领?真的这么干,楚国君臣不会如丧考妣,反而会让楚国君臣欣喜若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