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每一座城池都会集中清理生活垃圾再往成外运,臭水沟却是最难整理的一块,别说排泄物每天都会增加这一点。
所以,一座城池居住到环境恶劣,举城迁徙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
楼令现在就跟智罃在谈论关于城池迁徙的话题,不是老楼家或旬氏那边,事情的起因在韩厥身上。
有鉴于“绛”的居住环境已经到了令人不堪忍受的程度,韩厥向晋君獳提出迁都的意见。
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秦一统之后,无论是谁提出迁都,少不得有人站出来危言耸听再加一顿输出,乃至于直接破口大骂,以死相谏啥啥啥的。
发生在春秋中期却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几年前卫国就进行迁都,从“帝丘”旧都搬到了“濮阳”新都,过程中谁也没有说什么。
智罃一脸嫌弃地说道:“早就该迁都了。”
楼令问道:“确认新都的位置了吗?”
智罃倒不觉得有什么不能讲,也就说道:“现在还在争执。有支持将新都选在南方的‘温’或‘原’附近,有认为不应该将新都设在南方。近期争吵得比较厉害。”
那么,提出的建立新都的位置就确认一个南方,并且还遭到了质疑。
楼令不是那么了解当前国与国的关系,也就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好像还不少人反对将都城迁徙到南方。
“总不能是不想都城距离周王室太近吧?”楼令心想。
智罃却是说道:“之所以那么多人反对在南部建立新都,主要是离‘洛邑’太近了。”
猜中的楼令没有忍住给“呃?”了一声。
智罃看到楼令惊讶,考虑到日后是联姻的关系,解释道:“我们(晋国)跟周王室的关系比较复杂,离得近了一定会麻烦事一大堆。”
当前,晋国是齐国之后,再一次举起“尊王攘夷”大旗的诸侯国。
晋国举起那样的旗号,为的是自己获得霸权,并非真的要用心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在周王室那边,周天子与多数公卿一点都不喜欢晋国,比较怀念齐国当霸主的那一段岁月,一直以来都希望齐国能够重新称霸,奈何就是齐国比较不争气。
他们一路聊着,渐渐靠近“平陵”的位置。
智罃一路上还是在继续观察老楼家的情况,发现至少在基础管理方面,老楼家有了一支成熟的队伍,没有在迁徙途中搞出什么大乱子。
这也是前期少量人口和物资迁徙,给老楼家的管理层人员积累了足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