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楼令紧不紧俏的问题,有太多复杂的关系牵扯着,比重方面主要还是能够跟郤氏、旬氏、范氏进行良好沟通。
另外一个层面,哪怕楼令不是卿大夫,仅仅强横的武力,再加上十来年能够将家族发展成那般模样,谁不高看一眼呢?
在发展家族的速度上面,当代人所知道的情报中,真的没有比楼令发展楼氏更快的家族了。
那些不明所以的人,他们认定就是旬氏、范氏……,或许还要加上郤氏,也就是楼氏得到了三个卿位家族的倾力支持,导致楼令那么快速将家族发展起来。
要说楼氏没有得到旬氏、范氏和郤氏的支持,说法肯定不对。
仅仅郤氏、旬氏和范氏在那里,他们什么事情都不做,互相之间与楼氏存在关系或交情,相对楼氏做点什么的家族必定存在忌惮,不是能够减少楼氏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了吗?
可要是说旬氏、范氏或郤氏给了楼氏多少资源,那可真的就是除了阿娇带来一批嫁妆之外,三个卿位家族并没有无偿赠送人口或物资给楼氏,乃至于楼令给了娃姒可观的嫁妆。
出嫁嘛,带去的嫁妆还是自己的,可不是变成了夫家的。
嫁妆变成夫家要到南宋末期,还是有不要脸的读书人要吞掉妻子的嫁妆,闹到官府那边去,最后打官司是官府将嫁妆判给了身为“自己人”的读书人那个丈夫。
有了上面那个例子,南宋只要是涉及到嫁妆纠纷,不就有相关的判决案例了吗?官府遭遇到类似案情也就那么判,变成了“案例”的惯性了。
到更后面?有了南宋的众多案例摆在前面,也就变成“永例”了。
很多的事情,它一开始是这样,后面因为某个事件变成那样,谁掌握更高的话语权,将事情给坐实就变成了规则的一部分。
到目前为止,楼令都没有将阿娇的嫁妆,包括阿娇自己的食邑当成自己可动用资源的一部分。
阿娇的财产不属于楼令,未来则是会属于楼小白。这就是当代规则的一部分,也是子嗣继承法之一了。
“家主,公子派人前来邀请前往狩猎。”
“来人是谁?”
“他自称禀然。”
“推掉。”
之前,楼令已经明确告知公子寿曼,没有多余的闲暇进行狩猎。
看起来公子寿曼邀请楼令一块前往狩猎的意愿也不大,要不然自己过来亲自邀请不至于,该被派来的人应该是寺人。
林姒抿了抿嘴,说道:“五日后,您要与韩氏之主外出狩猎,这……”
公子寿曼邀请给拒绝掉。
轮到下军将韩厥邀请却前往?
楼令知道林姒想表达的意思,说道:“利大于弊。”
一个不成熟的储君,还是一个无法接受正确意见的储君,有人奉承就各种乐,没有发现那些人已经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