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早早埋锅造饭,参战部队在差不多的时间出营列阵。
这种交战模式,不会是来了多少兵力,一股脑全部派出去,以习俗就是各自出动一部分,通常是晋军出动不多于一个“军”的兵力,楚军派出人数差不多的部队。
在晋国进行军队扩编之后,今天是双方首次交战。
很多的交战规则也就需要重新拟定,包括第一天的交战,晋军要出动多少,楚军又是出动多少,等等之类。
下军今天没有出战任务。
楼令与魏颗带着必要的护卫力量出营,来到一个小坡之上,隔着约一千米的距离,注视着两支正在列阵的军队。
晋军这边被派出的是新军,他们摆出了晋军最擅长的鱼鳞阵,采用的却是两“彻”的分布。
什么叫“彻”呢?其实就是梯次,也就是新军尽管摆出鱼鳞阵,他们却是分成了两个大梯队的队形。
“出战的是由子革统率的楚国右军?”楼令不那么确定地问道。
魏颗努力辨识了一下,说道:“看不清楚。”
从双方出营的人数来看,无疑是楚军那边的数量更多。
没有减员之前的晋国一个军团,总战斗力为三万七千五百。
楚国的军团没有固定编制,有多少战斗力完全看被编入的家族带来多少参战人员。
“楚军将近五万。”楼令这点目测能力还是有的。
魏颗说道:“楚国屡次与我们交战,依仗的就是人多。”
在现如今,只有楚国和晋国有能力一次性出动十万以上的大军。
特指的是参战人员有受过训练,身怀杀人技且听懂的号令,不是像齐国曾经做的那样,随随便便拉壮丁凑人头。
这一次楚国出动二十四万人,里面作为正规军的数量,恐怕不会超过十五万,剩下不是贵族带来凑数的农夫,便是楚国从南方各蛮族征调来的蛮人。
从蛮族征调蛮人参战这种事情,楚国每次有大战就会做,多少算是一种针对各蛮族的减丁国策了。
“半数以上无法列阵,一看就是拉来凑数的农夫。”魏颗其实很看不起楚国的做法:“不怪楚国只能打顺风战,一旦有所挫折就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