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天在螺壳内部仔细探索,希望找到通往归墟的关键信息,但他的行动却引起了明叔以及多灵姐弟极大的恐慌。显然,对于蛋民们而言,螺壳中的物品是他们熟悉而又畏惧的对象。面对江浩天的追问,明叔声音颤巍地回答:“对我们蛋民来说,这些都是祖上代代相承的圣物。”
一旁的鹧鸪哨听后,心里不免产生轻蔑之意。作为精通搬迁之术的道士,他见多了海上奇珍。他知道,被铜盖密封的螺壳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棺柩或随葬品,而是在秦汉时代由蛋民祖先传承下来的技术瑰宝。据传说,龙家族和水獭人家的始祖能够在水下操纵强壮的蚌壳,这项神秘技能被记录在某些古老海边神庙的壁画之上,成了每位蛋民自小就熟知的故事。
类似于所有盗墓者的共同记忆——摸金派关于其祖辈在古代幽王坟墓中获取神奇丹砂书籍的历史;虽然该书出自周朝早期,早已失落不见踪影。而蚌壳操控的秘密就像那个传奇丹砂书一样,对所有的蛋捞人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神器。即使只听到它的名字也难以亲自一睹其实。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江浩天一行人都豁然开朗。原来螺壳里包含的一切象征着蛋民先人们的智慧和信仰。作为恨天氏(Hentian)后代的蛋人群体,掌握了许多祖先潜水采集珍珠、挑战巨型蛤蜊的故事和技术。这些躺在深海贝甲里的遗物不仅代表了寻找海洋财富的能力,而且还据说由神明渔主人亲自打造而成,每件都独一无二,价值连城。
几位探险者意外发现了这些珍贵宝物,同样也感到了迷茫,无法确切知晓其实际功能。而明叔则更加乐观,认为这一切都是海神的护佑,并建议将所有的宝物一并带回去。他预见到,未来的南海探索之旅如果需要更多指引和支持,这些古老的艺术品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为现在沿海水域的自然珍珠几近绝迹,珊瑚礁下的宝藏也变得稀缺,在未来几个世纪中很可能不再有机会看到月下闪耀光芒的完美珍珠。不过,这些海底宝藏即便不是直接可用的工具,凭借自身携带的巨大历史文化价值,也可以换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一项宝贵财富的源头。
然而,在这批珍稀文物中,有一个例外——就是那个被称为“蚌虎”的物件,其中蕴藏的秘密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要复杂和潜在危险。据史料记载,远古时期的贤士徐偃由于身体异常没有骨架,全靠筋膜支撑生存。螺壳内这具失去骨骼的女性尸骸或许经历了类似情况,或者更可能是因为受到过极其残忍的惩罚,其骨骼全部被移除, 经过特定处理,变成这样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展品。
制造如此独特 模型的具体方法似乎并没有在归墟文化中传承下来,成为了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