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健康小知识> 第65章 宠物咬伤紧急处理与治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宠物咬伤紧急处理与治疗(2 / 2)

(三)疾病传播

1. 狂犬病:这是宠物咬伤最为严重的疾病传播风险之一。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黏膜传播给人类。一旦发病,狂犬病的死亡率几乎为 100%。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 1 - 3 个月,但也可能短至数天或长达数年。发病初期,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随后逐渐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等症状,最终进入兴奋期和麻痹期,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典型表现,直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2. 其他疾病:宠物咬伤还可能传播其他多种疾病,如猫抓病,主要由汉赛巴尔通体感染引起,患者被猫抓伤或咬伤后,局部皮肤可出现丘疹、脓疱或小溃疡,同时伴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此外,宠物咬伤还可能传播破伤风、莱姆病等,这些疾病虽然相对狂犬病发病率较低,但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破伤风可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莱姆病可引起皮肤红斑、关节炎、神经系统损害等多系统病变。

三、宠物咬伤对心理的危害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宠物咬伤作为一种突发的创伤性事件,可能导致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在经历宠物咬伤后,会反复出现与创伤相关的噩梦、闪回等侵入性回忆,对与宠物相关的场景、声音、气味等刺激产生强烈的恐惧和回避反应,情绪上可能表现出过度警觉、易激惹、焦虑、抑郁等。例如,曾经被狗严重咬伤的人,在看到狗或者听到狗叫声时,就会心跳加速、冷汗淋漓,极力躲避狗所在的区域,甚至可能因这种恐惧情绪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如不敢出门散步、无法正常上班或上学等。

(二)焦虑和抑郁

宠物咬伤事件后,受害者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伤痛、对疾病的担忧以及创伤经历等因素,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可能表现为对伤口愈合情况的过度关注、担心感染疾病的后果、对未来再次遭遇宠物伤害的恐惧等,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食欲以及日常生活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抑郁情绪则可能使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自责自罪、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尤其是对于一些儿童或心理较为脆弱的人群,宠物咬伤后的心理创伤可能更为明显,若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可能会对其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