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杨浩此次大败元军,收复了大宋的都城临安,更是将忽必烈大汗驱赶至关外。
这振奋人心的捷报,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大宋的大江南北。
百姓们翘首以盼,期望新王杨浩能够登基称帝,引领大宋走向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而此时的临安城皇宫内,杨浩高坐王位,台下众臣分列两旁。
陆秀夫、文天祥、李庭芝、郭靖、黄蓉、杨过等人皆在左右,众人脸上皆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此战过后,大宋将会太平一段日子,即将重现盛世繁荣之象。
军师陆秀夫向杨浩躬身进言道:
“大王,如今临安城已然收复,忽必烈大汗也已被逐至关外。为开创我大宋新的太平盛世,需有新帝掌管天下。
恳请大王早日登基,统领万民,共铸辉煌。”
一旁的文天祥、李庭芝听后,纷纷拱手附和道:
“臣等附议,望大王顺应民心,成就千秋伟业。”
然而,坐在王位之上的杨浩,望着台下一众文臣武将殷切的目光,心中却尚未做好登基的准备。
此次虽大获全胜,但那忽必烈大汗逃出关外,仍存隐患。况且,他还有要事未了,便是要帮助郭靖夫妇寻回被掳走的幼女郭襄,让他们一家团圆。
更重要的是,他许久未与五位夫人相见,思念甚切。他想着回去与她们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杨浩沉思片刻,而后说道:
“军师、李将军,你们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当下,本王尚有诸多要事亟待处理。
元军虽此次战败,忽必烈大汗残部逃出关外,但难保他日不会卷土重来。
况且本王很久未归家中,登基之事关乎重大,本王需与家中几位夫人、父母商议之后,方可定夺。”
杨浩心中暗想,此时自己实不适合登基称帝。但此战郭靖黄蓉夫妇,功劳很大。
倘若日后登基,定当将襄阳城赐予郭靖、黄蓉夫妇,使他们能够成为一方诸侯,一展抱负。
但当下,他深知在郭靖和黄蓉的心中,最为牵挂的当属他们的女儿郭襄。自从忽必烈大汗将尚在襁褓中的郭襄掳走,至今已过十多年了。
此次临安之战,未见那个貌似郭襄的小女孩,自己心中也是疑云重重。料想郭靖、黄蓉夫妇心中,也是这般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