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怀并不是什么海防专家,也从没有过与水师相关的经历。
因此,在他所写的《筹建海防书》中,一定会存在一些局限性。甚至在一些海军技术的用词和理解上,也并不准确。
但这并不妨碍他,站在一国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海防问题。
在此时的大清国内,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他指出,海防不是仅仅限于海疆的防御,而应着眼于海上。
当今世界,在贸易、交通、交流等各方面,全仰仗海路。为了维护海路上的利益,水师就不能只停留在近岸,更要走向远洋。
放眼泰西,但凡可称为“列强”之国,都有可远出大洋的舰队。正是凭借于此,他们才能保护与自家相关的海路,进而威压只能株守海疆的弱国。
陈济怀提出的,要组建“铁战船十数只,快船数十只”的水师规模,也是很超前的。这完全是一支一流舰队的规模。而且还是“先试造”的。
在1860年代,正是铁甲舰诞生,并开始扩散的时期。陈济怀所说的“铁战船”,就是指这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统治大洋的海上重器。
而他说的“快船”,指的是当时的二等战舰、巡航舰等,也是未来的巡洋舰的前身。